伤寒
清代:吴鞠通
五十八岁 癸酉二月初一日 太阳中风,尚未十厘清解,兼之湿痹髀痛。
桂枝(四钱) 浓朴(二钱) 蚕砂(三钱) 杏仁(三钱) 防己(三钱) 茯苓皮(五钱) 姜黄(二钱) 炙甘草(钱半) 广皮(钱半)
二帖。
初二日 行经络而和脾胃,则风痹自止。
桂枝(八钱) 白芍(四钱,炒) 半夏(五钱) 防己(六钱) 炙甘草(三钱) 生白术(五钱) 生姜(五片) 大枣(二个)
水八杯,煮三杯,分三次服,头一次啜稀粥,令微汗佳,二三次,不必食粥。
初五日 左脉沉紧,即于前方加∶
熟附子(五钱)
初六日 脉洪大而数,经络痛虽解而未尽除,痹也;小便白而浊,湿也。
桂枝(三钱) 泽泻(三钱) 黄柏炭(一钱) 通草(三钱) 杏仁(五钱) 滑石(五钱) 苡仁(五钱) 茯苓皮(五钱) 猪苓(三钱)
初九日 昨服开肺与大肠痹法,湿滞已下,小便亦清,但大便与瘼中微有血迹,证从寒湿化热而来,未便即用柔药以清血分。今日且与宣行腑阳,右脉仍见数大,可加苦药。如明日血分未清,再清血分未迟。
杏仁泥(三钱) 黄柏炭(一钱) 黄芩炭(二钱) 陈皮(钱半) 苡仁(五钱) 半夏(三钱)滑石(五钱) 浓朴(二钱) 细苏梗(一钱)
头煎两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八日 舌苔仍有新白,衣被稍薄则畏寒,身热已退,阳虚湿气未尽无疑。
桂枝(三钱) 苡仁(五钱) 白芍(二钱炒) 陈皮(钱半) 半夏(五钱) 生茅术(二钱)杏仁(三钱) 浓朴(二钱) 全当归(钱半)
煎服均如前法。二帖。
初十日 诸证向安,惟营气与卫不和,寐不实,寐后自觉身凉,以调和营卫为主。
桂枝(三钱) 苡仁(五钱) 大枣(二个) 白芍(三钱) 陈皮(钱半) 炙甘草(二钱) 半夏(六钱) 生姜(三片) 茯苓(三钱)
六帖。
十六日 营卫已和,即于前方内加∶
胶饴(三钱) 白芍(二钱成五钱)
七帖而安。
□
唐 氏三十八岁 太阳中风漏汗,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六钱) 熟附子(三钱) 炙甘草(三钱) 焦白芍(四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个)
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七日 中风漏汗,兼之肾水上凌心,心悸腹痛,昨用桂枝加附子汤,诸症悉退。今左脉沉缓。右脉滑,表虽清而浊阴未退。议苓桂伐肾邪,归茴温冲脉,吴萸、半夏、生姜两和肝胃,白芍以收阴气,合桂枝而调营卫,加黄芩以清风化之热。合诸药为苦辛通法,此外感之余,兼有下焦里证之治法也。
桂枝(四钱) 全当归(三钱) 小茴香(三钱,二味同炒) 半夏(四钱) 吴萸(三钱) 青皮(钱半) 焦白芍(二钱) 茯苓(五钱) 黄芩炭(一钱) 生姜(三片)
甘澜水煎成三杯,分三次服。
十九日 脉缓浊阴久居,兼有滞物续下,用药仍不外苦辛通法,稍加推荡之品,因其势而导之。大意通补阳明之阳,正所以驱浊阴之阴。若其人阳明本旺,胃阴自能下降,六腑通调,浊阴何以能聚,再胃旺自能坐镇中州,浊阴何以能越胃而上攻心下,反复推求,病情自见。
淡吴萸(三钱) 小茴香(三钱,同炒黑) 桂枝尖(四钱) 浓朴(三钱) 川楝子(二钱)黄芩炭(一钱) 小枳实(钱半) 乌药(二钱) 青皮(钱半) 广木香(一钱) 焦白芍(二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二十二日 凡痛胀滞下,必用苦辛通法,兼护阳明,固不待言。前法业已见效,细询病已十余年,以半产后得之,误用壅补成之。按久病在络再痛胀偏左下至少腹板着,其中必有瘀滞,非纯用汤药所能成功。盖汤者荡也,条肠胃和通百脉,固其所长。至于细雕密镂,缓行横络,是其所短,非兼用化症回生丹缓通不可。且阳剂过重,有症散为蛊之虞,不得不思患预防也。
桂枝尖(一钱) 乌药(钱半) 浓朴(一钱) 全当归(一钱,炒黑) 半夏(五钱) 地榆炭(一钱) 小茴香(二钱,炒) 川楝子(二钱) 黄芩炭(一钱) 白芍(二钱,炒) 黄连(八分)广皮炭(八分) 两头尖(二钱) 广木香(八分) 桃仁(钱半,炒) 红花(七分) 郁金(一钱)降香末(二钱)
甘澜水煎,前后四杯,日三夜一,分四次服。四帖。
昔李东垣有方用药至三十余味者,张仲圣鳖甲煎丸,亦有三十几味,后人学问不到,妄生议论。不知治经治以急,急则用少而分量多。治络治以缓,缓则用多而分量少。治新则用急,治旧则用缓。治急可用独,治旧必用众。独则无推诿而一力成功,众则分功而互相调剂,此又用药多寡之权冲也。
兼服化症回生丹一粒。
二十七日 宣络法兼两和肝胃。
全当归(三钱) 制香附(二钱) 小茴香(三钱,炒黑) 半夏(三钱) 川芎(五分) 青皮(八分,炒) 丹皮(三钱,炒) 沙苑子(三钱) 白芍(六钱,炒) 二十八日 寐仍不实,于前方内加∶
半夏(二钱) 生苡仁(六钱)
服三帖。
初二日 案仍前。
全归(三钱) 制香附(钱半) 干姜炭(五分) 小茴香(三钱) 降香末(二钱) 高良姜(二分) 青皮(八分) 广皮炭(八分) 乌药(二钱) 半夏(五钱) 桃仁泥(钱半)
三帖。
初五日 络瘀多年,腹痛胀攻胃,食后 胀。今搜去络中瘀滞,饥甚则如刀刮竹,络气虚也,与通补络法。
归身(三钱) 龙眼肉(三钱) 白芍(六钱,炒) 杞子(三钱,炒) 丹皮(三钱) 小茴香(一钱) 丹参(三钱)
九帖全愈。
□
吴氏 二十三岁 二月二十一 头项强痛而恶寒,脉缓有汗,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
桂枝(三钱) 白芍(二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二个)
水五杯,煮二杯。第一杯服后,即食稀热粥,令微汗佳。有汗二杯,不必食粥,无汗仍然。
二十四日 不解,于前方内加∶
羌活(五钱)
二十五日 服前方已,脉静身凉,不肯避风,因而复中,脉紧无汗,用麻黄汤法。
麻黄(三钱,去节) 羌活(三钱)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个)
煮二杯,分二次服。
二十六日 服前药不知身重疼痛,其人肥而阳气本虚,平素面色淡黄,舌白湿气又重,非加助阳胜湿之品不可。于前方内加∶
麻黄(五钱成八钱) 桂枝(二钱成五钱) 炙甘草(一钱成三钱) 杏仁(三钱) 白术(五钱) 熟附子(三钱)
水五碗,先煮麻黄去上沫,入诸药取两碗,分二次服,服一碗而汗出愈。
□
唐 五十九岁 三月十六日 头痛恶寒,脉紧,言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
麻黄(三钱,去节) 桂枝(六钱) 炙甘草(三钱) 杏仁(五钱) 生姜(六片) 大枣(二个)
煮三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不汗促役其间。
十八日 原方倍麻黄,减桂枝,加∶
附子(三钱)
二帖。
十八日 原方再服一帖。
十九日 诸证悉减,药当暂停以消息之。
二十日 中风表解后,言蹇减食则汗头行痛,舌白滑,脉微紧,宜桂枝加附子汤,除风实表护阳。
桂枝(六钱) 白芍(四钱,炒) 炙甘草(二钱) 附子(三钱) 生姜(五片) 大枣(二个)
水五杯,煮二碗,分二次服,渣再煮一碗服。
二十一日 表解后复中,恶寒胸结,舌苔浓而白,脉迟紧里急。
桂枝(六钱) 苍术(三钱) 附子(四钱) 干姜(三钱) 苡仁(五钱) 茯苓(五钱) 浓朴(三钱) 枳实(二钱) 陈皮(二钱)
日二帖。
二十二日 于前方内加∶
炙甘草(二钱) 生姜(二两) 去茯苓 减苡仁日二帖。
二十三日 诸证悉衰,当减其制,照前日方,日一帖。
二十四日 中风表解后,余邪入里,舌黄身热胸痞,议泻心汤泻其痞。
干姜(五钱) 生姜(五钱) 黄芩(五钱,炒) 黄连(二钱,炒) 半夏(六钱)
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先寒后热,胁痛腰痛,少阳证也,议从少阳领邪外出太阳法。
柴胡(六钱) 黄芩(三钱) 党参(三钱) 桂枝(四钱) 半夏(钱半) 炙甘草(三钱) 羌活(钱半) 生姜(三片)
寒热后,寒退热存,胁胀。
半夏(五钱) 炙甘草(钱半) 陈皮炭(钱半) 生姜(三钱) 黄芩(四钱) 香附(三钱)郁金(二钱) 大枣(二个)
□
张 二十五日 今年风木司天,现下寒水客气,故时近初夏,犹有太阳中风之症。按太阳中风,系伤寒门中第一关,最忌误下。时人不读唐晋以上之书,故不识症之所由来。仲景谓太阳至五六日太阳证不罢者,仍从太阳驱出,宜桂枝汤。现下头与身仍微痛,既身热而又仍恶风寒,的是太阳未罢,理宜用桂枝汤,但其人素有湿热,不喜甘,又有微咳,议于桂枝汤内去甘药,加辛燥,服如桂枝汤法。
桂枝(六钱) 陈皮(三钱) 白芍(四钱) 半夏(四钱) 杏仁(三钱)
二十六日 太阳中风,误下胸痞,四五日太阳症未罢。昨用太阳证仍在例之桂枝法,今日恶寒已罢,头目已清,惟胸痞特甚,不渴舌白而壮热,泄泻稀水频仍。仲景法云病发于阳而误下成胸痞者,泻心汤主之。今用其法,再经谓脉不动数者为不传经也。昨日已动数太甚,断无不传之理,可畏在此。
干姜(五钱) 茯苓(五钱,连皮) 半夏(五钱) 生姜(三片) 黄连(三钱)
二十七日 太阳中风误下,前日先与解外,昨日太阳证罢,即泻胸痞。今日胸痞解,惟自利不渴,舌灰白,脉沉数。经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太阴宜温,但理中之甘草,人参,恐不合拍,议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干姜(五钱) 半夏(六钱) 苍术炭(四钱) 生姜(四钱) 陈皮炭(二钱) 茯苓(一两,连皮)
二十八日 太阳中风,先与解外,外解已即与泻误下之胸痞,痞解而现自利不渴之太阴证。
今日口不渴而利止,是由阴出阳也,脉亦顿小其半。古云脉小则病退。但仍沉数,身犹热而气粗不寐,陷下之余邪不净。仲景《伤寒论》谓真阴已虚,阳邪尚盛之不寐,用阿胶鸡子黄汤。按∶此汤重用芩连。议用甘草泻心法。
甘草(三钱) 黄芩(四钱) 半夏(五钱) 黄连(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二个) 茯苓(三钱)
二十九日 脉沉数,阴经热阳经不热,是陷下之余邪在里也。气不伸而哕,哕者伤寒门中之大忌也,皆误下之故。议少用丁香柿蒂汤法,加芩、连以彻里热,疏逆气。
公丁香(二钱) 黄芩(三钱) 柿蒂(九个) 黄连(一钱) 陈皮(二钱) 姜汁(三匙冲)
初一日 误下成胸痞自利,两用泻心,胸痞自利俱止。但陷下之邪,与受伤之胃气,搏而成哕。昨用丁香柿蒂汤去人参加芩连,方虽易,仍不外仲圣苦辛通降之法。病者畏而不服,今日哕不止而左脉加进,勉与仲圣哕门中之橘皮竹茹汤,其力量降前方数等矣。所以如此用者,病多一日,则气虚一日,仲圣于小柴胡汤中即用人参,况误下中虚者乎。
陈皮(六钱) 生姜(五钱) 炙甘草(四钱) 竹茹(五钱) 大枣(四枚) 半夏(三钱) 人参(二钱,如无以洋参代)
十七日 误下中虚,气逆成哕,昨与金匮橘皮竹茹汤,今日哕减过半。古谓效不更方,仍用前法。但微喘而舌苔白,仲圣谓喘家加浓朴杏子佳,议于前方内。加∶
浓朴(二钱) 杏仁(三钱) 柿蒂(三钱)
十九日 误下之陷证,哕而喘,昨连与橘皮竹茹汤,一面补中,一面宣邪。兹已邪溃诸恶候如失,脉亦渐平,但其人中气受伤不浅,议与小建中汤加橘皮、半夏,小小创建中气,调和营卫,兼宣胃阳,令能进食安眠。
白芍(六钱,炒) 生姜(三片) 半夏(四钱) 桂枝(四钱) 大枣(二枚) 陈皮(一钱)炙甘草(三钱) 饴糖(一两,去渣后化搅匀再上火二三沸)
煮三杯,三次服。
病解后微有饮咳,议与小建中去饴糖,加∶
半夏 陈皮 茯苓 苡仁 蔻仁 杏仁
初六日 病后两服建中,胃阳已复,脾阳不醒,何以知之?安眠进食,是胃阳起。舌起白滑苔,小便短,大便不解,脉乍数,是脾阳未醒,而上蒸于肺也。议与宣利三焦法,以醒脾阳。
杏仁(五钱) 半夏(五钱) 茯苓(五钱) 陈皮(三钱) 苡仁(五钱) 枳实(三钱) 通草(一钱) 益智仁(一钱)
初八日 大小便已利,脉仍洪数,舌白滑苔未除,仍宜苦辛淡法,转运脾阳,宣行湿热。
杏仁(三钱) 苍术炭(三钱) 蔻仁(钱半) 黄芩炭(二钱) 陈皮(钱半) 黄柏炭(三钱)茯苓皮(五钱) 半夏(五钱) 苡仁(五钱)
十一日 脉仍沉数,舌苔反白滑,仍宜建中行湿以除伏邪。湿最伤气,非湿去气不得健,与急劫湿法。
蔻仁(钱半) 黄芩炭(二钱) 杏仁(三钱) 陈皮(钱半) 黄柏炭(二钱) 半夏(五钱)益智仁(二钱) 苡仁(五钱) 煨草果(四钱) 制苍术(四钱) 茯苓皮(五钱)
煮三杯,周十二时服完。
□
吴 五十六岁 十一月十二日 内热外寒,兼发痰饮,喉哑,咳嗽,痰多,头痛,恶寒,脉浮,与麻杏石甘汤。
麻黄(五钱,去节) 半夏(一两) 生石膏(六两) 桔梗(六钱) 杏仁(八钱) 陈皮(四钱) 炙甘草(四钱)
煮四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汗后勿见风。
十四日 肺脉独浮,去∶
麻黄(三钱)
十七日 脉浮,喉哑,咳嗽,痰多。
麻黄(三钱) 杏仁(六钱) 陈皮(三钱) 生石膏(四两) 桔梗(五钱) 半夏(六钱) 炙甘草(二钱)
二十三日 脉浮,喉哑,咳嗽,痰多,内饮招外风为病,与大青龙法。
麻黄(五钱) 杏仁(八钱) 陈皮(五钱) 生石膏(四两) 炙甘草(三钱) 半夏(八钱)桔梗(五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二钱)
头煎三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
二十四日 病减者减其制,减麻黄二钱,去陈皮、姜、枣,加木通,小便短故也。
二十七日 喉复哑,脉洪数,小便已长,前方去木通,加∶
石膏(二两)
□
赵 十三岁 十一月二十九日 头痛,脉浮,弦不甚紧,无汗,与杏苏法。
杏仁(二钱) 羌活(一钱) 生姜(三片) 苏叶(三钱) 甘草(钱半) 大枣(二枚) 防风(二钱) 桔梗(三钱)
煮两杯,先服一杯,覆被令微汗,不可使汗淋漓。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第二杯,再不汗再作服,以得汗为度。汗后避风,只可啜稀粥,戒一切荤腥。
吴鞠通
吴瑭(1758~1836)清代著名医学家。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后因父及侄相继病故,乃专事医术。游京师,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得览明季吴又可《温疫论》,深受启发。又研读晋、唐以降诸名家之论,从事临证治疗十年,于温病颇具心得。处方用药,每获捷效。其学本于叶天士,因叶氏之论甚简,且精义多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惑之。遂著《温病条辨》七卷(1798年)。上承吴又可,下启王孟英,对温病发展贡献卓著,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温热学说体系,以分辨阴阳、水火之理论为主,经体验而知火能克金,温热先犯上焦,后犯中、下焦,故采用三焦辨证,以别于伤寒六经分证。又以阳邪伤阴,温热最易耗液,便大力倡导养阴保液之法,有别于伤寒之重在扶阳保阳。其三焦病机说虽沿用《内经》三焦之名,然只取三焦分部以区分温病传变趋势。上焦病指肺与心包络,中焦病指脾胃,下焦病指肝肾而言。与叶桂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相得益彰。倡六经为横,三焦为竖,寒邪自横侵袭,温邪自竖侵袭之论,然书中论述病证,仍常涉及六经。提出清络、清营、育阴治温三法。以辛凉芳香之清络饮治暑温余邪;用咸寒苦甘之清营汤清热养阴。又制一甲、二甲、三甲复脉等汤。用于下后阴虚而防脱。于临证实践中,提出并创制银翘散之辛凉平剂、桑菊饮之辛凉轻剂、白虎汤之辛凉重剂。所著《温病条辨》之卷五为“杂说”,卷六为《解产难》、卷七为《解儿难》,均有单行本,可知于妇科、产后及幼科证治亦有较深造诣。治学严谨审慎而不自傲,行医四十余年,多体验追思,其治疗经验可见于后人整理之《吴鞠通医案》五卷中。另著《医医病书》两卷(1831),针砭时医弊端,阐述医者之道德,亦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