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造句
1、片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借古讽今显然使监察人员感到十分不安。
2、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借古讽今,托物寓意。
3、柏杨一生针砭时事,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
4、从使用的笔法来看,它借古讽今、干预现实.
5、从规范用字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写规范的“借故”、“借古讽今”、“凭借”等,不宜写夹用繁体字的“藉故”等。
6、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内容。
7、人在这个时辰看山也感伤,看水也感喟,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8、同时不要忘记,不管出于何种复杂的原因,元代统治阶层允许了这种抗争情绪的存在弥漫,允许了剧作家们的各种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也是元代文人得以创造出辉煌的新艺术新文化,构筑出新的时代精神的前提条件。
9、古代有些咏史诗,喜用借题发挥的手法,多半在借古讽今。
10、宋元的借古讽今南宋时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
1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12、漫画中将慈禧太后的形象与江青的形象“合二为一”,“化神奇为腐朽”,虽然展出的效果颇佳,但是其“借古讽今”思路及做法,仍然还是老套子。
13、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14、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15、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h ttps://www.c h azidian.c om/zj-155705/造句
16、同时不要健忘,不论出于何种复杂的启事,元朝统治阶级答应了这类抗争豪情的存在布满,答应了剧作家们的各类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也是元朝文人得以创作创造出光辉的新艺术新文化,建筑出新的时代精力的条件条件。
相关组词
- 言信行直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 仰而赋诗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著于竹帛
- 著述等身
- 彰明昭著
- 吱哩哇啦
- 珠歌翠舞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赃污狼藉
- 赃私狼藉
- 赃货狼藉
- 赃贿狼藉
- 罪恶昭著
-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 朝乾夕惕
- 一去不复还
- 静水流深
- 策马扬鞭
- 洁白无瑕
- 弥足珍贵
- 一语成谶
- 龙吟凤哕
- 疢如疾首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
- 初生犊
- 翠羽明珰
- 等身著作
- 蜚鸟尽,良弓藏
- 风流酝藉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
- 华屋山邱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
- 彷徨失措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
-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