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造句
1、山西的代表剧种为山西梆子,按照形成时间和流行地域不同主要分为四种,即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2、晋剧因其形成和活动于山西中部地区而称中路梆子,它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
3、木偶、秧歌、碗碗腔、中路梆子等戏曲艺术深入人心,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说。
4、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
5、清朝同治以后,中路梆子的名气愈发响亮,开始流传到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这就是今天的“晋剧”。
6、成立晋剧的事,也提上日程,北路梆子、中路梆子的名角、剧团也都汇聚到了省城,上党梆子的人也准备北上太原。
7、纱阁戏人题材多以传统戏剧为主,是山西中路梆子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是绽放色彩的民间工艺之花。
8、清徐人王春元的艺名叫碗托儿旦,又称天贵旦,中路梆子演员。
9、外省人习惯把晋剧称为山西梆子,这源于中路梆子曾受晋商追捧,戏路随商路遍行于中国的城乡角落。
10、在平遥的小村子里,他被中路梆子所迷到,不时击掌欢呼;听民间艺人演奏唢呐,苍劲而凄婉,同伴放声大哭,而他则一夜难眠。
11、4岁开始学艺,6岁学习山西中路梆子,16岁时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小文艺兵。(查字典www.cha zi d i a n.com造句中路梆子造句)
12、张家口旧称张垣,亦称东口,口梆子故有“东口山西中路梆子”之称谓。
13、在这里,皮影、木偶、秧歌、碗碗腔、中路梆子等戏曲艺术深入人心,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说。
14、晋剧,又名山西梆子、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15、同时,谷恋村还是晋剧之乡、秧歌之源,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师高锡禹就是谷恋村人,是谓“太极圐圙堡,礼乐儒商村”。
16、后来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
17、一是坚持以中路梆子人才培养为主,积极探索多剧种办学,近些年连续举办了京剧班、垣曲曲子班等不同剧种教学班,开阔了办学思路。
18、四岁开始学艺,六岁学习山西中路梆子,十六岁当解放军部队进入她所在的张家口时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小文艺兵。
19、现在的晋剧,就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的中路梆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为何中路梆子“独占”晋剧名声?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20、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的代表剧种,也是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
21、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浓翠蔽日
- 怒目睁眉
- 怕处有鬼
- 潘鬓沈腰
- 盘石犬牙
- 抛盔弃甲
- 抛妻弃子
- 跑肚拉稀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澎湃汹涌
- 披沙捡金
- 披沙沥金
- 披头跣足
- 噼噼啪啪
- 翩翩跹跹
- 便宜无好货
- 片甲不归
- 片文只字
- 片言九鼎
- 飘飘零零
- 漂漂亮亮
- 贫贱之交不可忘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平地生波
- 平平整整
- 凭险作守
- 破瓜年纪
- 破壳而出
- 普普通通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染翰操觚
- 热热乎乎
- 人穷气短
- 人如潮涌
- 人生地不熟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荣辱与共
- 如见其人
- 如履春冰
- 如坠五里雾中
- 乳水交融
- 瑞彩祥云
- 撒手人寰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三绝韦编
- 三人成众
- 三言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