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拼 音 shèng 笔 画 11
部 首 皿 五 笔 DNNL
基本释义
1.兴盛;繁盛:全~时期。桃花开得很~。
2.强烈;旺盛:年轻气~。火势很~。
3.盛大;隆重:~会。~宴。
4.丰富;丰盛:~馔。
5.深厚:~情。~意。
6.普遍;广泛:~行。~传。
7.用力大;程度深:~赞。
8.姓。
详细释义
〈名〉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又如:粢盛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
把东西放进去 。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用勺舀或运送 。
如:给他自己盛汤
容纳 。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另见 shèng
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