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食积
“食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食积可以引起胸闷、腹胀、腹痛、厌食
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患儿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推拿治疗小儿食积,有效率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病因病理
1、伤食:由于乳食不节、喂养不当、过食厚陈,以致脾
胃损伤,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积而不化。
2、胃阳虚:如果胃阳盛,则多会而不
清。苦出现胃阳虚,则饮食而闷胀,饮食易于留滞。进食生冷之物,容易导致胃伤。
3、
脾阳虚:脾阳虚,就会食而不化,饮食停留,脘痞腹胀。
临床表现
胸脘痞闷,嗳气
酸腐,大便臭秽,矢气味殊,饮食不香或食欲大减;有的患儿会出现厌食,可能出现腹痛、
哭闹等。
推拿治疗
食积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证侯”,引起食积的原因很多,但这
种原因在临床上又很难找到,故可以称之为“原发性食积”。被找到原因的“食积”,称之
为“继发性食积”。继发性食积的患儿中,有的可以用推拿治疗。有的则不以推拿治疗。因
此,适应于推拿治疗者主要是原发性食积。对原发性食积,也要分不同型采用手法。
1、
食积夹寒型
治则:温中健脾消食。
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取穴
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操作
方法及要求:
①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二种方法,一种方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
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二种补脾土的方
法,医者可任选一种,推三百下。
②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两手的食指、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
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及尺侧,约一百下。
③推三关穴:由于是治疗“
食积夹寒”,所以推三关穴的次数应多一些,约推六百下。
④运八势穴:使患儿掌心向
上,医者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封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封穴
”,约三百下。
⑤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
,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二百下。
⑥
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
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治
则:解热健脾消合。
手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
、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四横纹穴、外劳宫穴、腹阴阳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
及要求:
①清脾土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
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
②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
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
方法。
③分推腕阴阳穴:约一百下。
④推三关穴:约二百下。
⑤退六腑穴:约
六百下。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因为是“食积夹热”。
⑥推四横纹穴
: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是在食指、中指、无
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医者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
⑦揉外劳官穴:外劳官穴正对掌心劳官穴处。医者用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揉数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