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养生功
1、揉按膻中穴
动作: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
,手内劳宫对准膻中穴,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
,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换方向揉按,吸气时,两
手由右往下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上向右揉按,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
动作。
心脏病加按摩内关穴、神门穴。
支气管哮喘加按摩太渊、丰隆、天突、内关、定
喘、关元、足三里穴等。
功用:胸为宗气聚会之处,膻中穴为气之会穴。本式能顺气宽胸
,有益于心胸。定喘穴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天突对解除痰鸣有良好的作用,配合气会膻中
和心包经络穴内关能顺气降逆,宽胸止喘;肺经原穴太渊是治疗肺疾的要穴;胃经络穴丰隆
是祛痰湿的经验效穴;关元、足三里兼补脾肾,是治本之法。配合按摩内关,心经之输、原
穴神门,对预防与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2、揉按脘部
动
作:两手重叠,与上式同。手掌按压在中脘穴上,手指按压在建里与下脘穴上,吸气时,两
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可连
续做八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
作,方法同上。
根据经验,一手扶头顶,手内劳宫对准百会穴,一手扶脘部,做旋转揉按,“
随”与“迎”揉按次数相等,对胃神经官能症,胃寒等病效果良好。
胃
病加按摩足三里,若肝气犯胃加按摩太冲、阴陵泉、期门等。
功
用:中焦是沟通上焦和下焦的关键,本式可开中焦之气,以使上下气机流通。下脘穴是沟通
上下之报导和开中焦气的要穴,所以要施治此穴。中脘为胃之募穴,是治疗胃病的要穴,配
合按摩胃经的此穴,又配胃之“下合穴”足三里,效果更佳。属于肝气犯胃加按摩肝之“原
穴”太冲,胆之“会穴”阳陵泉,肝之“募穴”期门,三穴相配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3、
揉按关元穴
动作:两手重叠与上式相同,手掌与手指分别按拄气海、关元穴上,吸气时,
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
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
呼动作,方法同上。
功用:关元为小肠经之募穴,手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又是全身强壮穴
之一。气海为生气之海,清气由此上升,为丹田呼吸之中枢,如果气凝聚于中焦不能下降,
下焦气机虽通,其气也不能上接,继下脘,中脘疏通后乘其下降之际,再揉按此穴,才能使
气机通畅。气海穴不宜按摩次数太多,防止气脱。体虚者,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足三里穴
,具有较好的作用。
4、揉按肝区
动作:两手重叠,方法与上式相同。手掌按压在
肝区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
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
后,做三次压放呼吸动作,方法同上。
根据经验,肝炎患者,经常按摩腕骨穴(泻)、
至阳(泻)、肝俞(泻)、太冲(泻)、足三里(补)五穴,每次平揉压放各六十四次。如
胃肠消化不好加按摩中脘穴,手足发烧者加按摩内关(补)与三阴交(补)。按摩次序由上
而下进行。
功用:肝之募穴期门,脾之募穴章门,二穴合治肝脾疾病。本式能疏肝解郁,
治疗肝炎、胁肋痛、消化不良、脾肿大、呃逆等症。
按摩小肠经之腕骨穴及督脉之至阳穴,能
清小肠之热,兼有退黄之效。按摩肝俞与肝经原穴太冲,可疏肝解郁。按摩胃经之“下合穴
”足三里能健脾利湿,兼利大小便,增进食欲,促进机能的恢复。
5、
揉按肾俞穴
动作:两手轻握拳,以拇指或食指背根关节突出部位按压在肾俞穴上,吸气时
,两手由内往下向外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外往上向内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
,至少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还可以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
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同上。
如坐骨神经痛、胃肠虚寒症等,在做完肾俞按摩后加搓腰动作。
即:吸气时,两手掌从会阳穴沿膀胱经向上搓至肾俞穴,呼气时,两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
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三十二次。最后,两手心对准肾俞穴,做三次压放呼吸动作。
功
用:本式能补肾纳气,是治疗肾炎等泌尿及生殖系统疾患的辅助功法。无病常做此式具有较
好的保健作用。
6、搓涌泉
动作:先用左手拇、食、中指将左脚趾向上搬翘,用右手掌后侧
小鱼际穴部位前后推搓涌泉穴,吸气时,手向后搓,呼气时,手向前搓,一吸一呼为一次,
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换左手搓右涌泉穴,方法及次数同左脚。本式以坐式为主。
功
用: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肾水宜升,本式可使肾水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可降低血
压,养肝明目,治头痛,头晕等症。
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而成,信息的准确性不足,如有身体不适,请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