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年
胡松年,字茂老,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怀仁 (今江苏省赣榆县)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
生平
幼孤贫,母粥机织,供他读书。松年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任潍州教授,八年,经徽宗面试,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十分高兴,说:“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松年迁中书舍人,不久,除给事中、兼侍讲。高宗年间,先后自左朝奉大夫拜吏部尚书,迁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副宰相)。又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胡松年积极抗金,并在军队建设、选用人才、对金斗争策略等重大问题上,都直言敢谏,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后来,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言村(今宜兴宜城东约4里处)。他筑堂以自娱,匾日“横山”,由孙觌题书“横山堂”。并题诗云:“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山曾棱倚半空。幻出生绡三四幅,游人浑在画图中。苍云千里荫平宽,露叶风枝绕舍寒。莫遣先生赋归去,且令小吏报平安。”松年虽闲居乡间,但仍不忘朝廷之事,对“和耀科敛、防秋利害”屡有进言,帝皆嘉纳。
他忧刚国忧民,为官清正。在出任平江(今苏州)知府时,人还未到任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便闻风敛迹。他到任以后,在大街上张榜公布兴利除害等17件大事,让广大百姓献计献策,监督执行,深受人民拥护爱戴。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坚决抗金,大造战船,建立水军,加强长江防线,得到朝廷的赏识。朝廷要派人出使金国,不少人人感到疑虑和害怕,胡松年挺身而出,接受朝廷出使金国的任命。在金国朝廷上,不顾个人安危,不辱使命,出色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因主战有功,被提升为吏部尚书权参知政事。朝廷每次给予他的赏赐,都以“军兴费广”为由拒受。有人劝他积蓄点钱财,留给子孙,他都以“儿孙自有儿孙福”、“给子孙留财产,会助长子孙懒惰”的道理,婉言谢绝。他的高风亮节、优良品质,备受时人的尊敬和后代的赞誉。秦桧当政时.胡松年从不“曲意阿附”。宋绍兴五年,胡松年因遭攻讦而引疾辞职,改任宣州知州。绍兴十六年(1146年)胡松年病逝,享年60岁,墓葬宜城梅林,后迁葬故里。
参考资料: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历史评价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不立异沽名,喜宾客,薪俸收入常不够支用。有人以为子孙计,劝其节用,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禀,主上所以养老臣也。”又当时秦桧为相,士大夫出于自身安危考虑,多曲意阿附于他,只有松年鄙视秦桧,至死不与秦桧通一封书信。这些,都深得世人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