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白前
(《别录》)
【异名】石蓝、嗽药(《唐本草》)。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①柳叶白前,又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匍匐。茎直立,单一,下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下部的叶较短而宽;顶端的叶渐短而狭。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8~15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多数小苞片;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5深裂,裂片线形,长约5毫米,基部短筒状;副花冠5,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较蕊柱短;雄蕊5,与雌蕊合成蕊柱,花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2心皮几乎分离,花柱2,在顶端连合成一平盘状的柱头。蓇葖果角状,长约7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之上或山谷中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②芜花叶白前,又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根茎匍匐,节上簇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幼枝被棕色毛茸,老枝往往残留一部分毛茸。叶对生,几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状花序腋生;花萼黄绿色,近于全裂,裂片卵形;花冠黄白色,深5裂,裂片卵圆形;副花冠5,黄绿色,肉质瘤状,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雄蕊5,药覆盖蕊柱先端;子房上位,由2个几乎分离的心皮组成,两花柱顶端连合而成肥厚平盘状柱头。蓇葖果1~2个,狭长卵形,长约4.5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及分布与柳叶白前同。两者常群生一起。
【采集】8月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①柳叶白前
又名:鹤管白前。为干燥的根茎及根,弯曲扭转而成团状。根茎呈管状,细长有节,略弯曲,长约4~15厘米,直径1.5~5毫米,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部膨大,常有分歧,并密生须根,顶端常残留灰绿色或紫棕色的地上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中空或有膜质的髓。根细长弯曲,长约1~10厘米,多数呈毛须状,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缴皱,并具多数小须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扩大镜下可见中心木部。气微弱,味甜。
②芫花叶白前
干燥的根及根茎,形状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及地上茎节部的芽对生而显著;根较长而粗,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毫米;色亦较浅,常为灰黄色。气微弱,味微甜。
以上两种,均以根茎粗、须根长、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江苏、湖北、江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三萜皂甙、海罂栗甙元A、B(glaucogeninA,B)、海罂粟甙A(glaucosideA)及海罂粟甙元C-黄花夹竹桃单糖甙(glaucogenin-C-mono-D-theve-toside)等。芫花叶白前含三萜皂甙。
【炮制】白前: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稍浸泡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蜜白前:取白前片用炼蜜加水适量拌匀,文火炒至蜜汁全部吸干,呈老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白前片100斤,用炼蜜25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前,先用生甘草水浸一伏时后漉出,去头须了,焙干。任入药中用。"
【性味】辛甘,微温。
①《别录》:"味甘,微温,无毒。"
②《药性论》:"味辛。"
③《药材资料汇编》:"味苦,微辛。"
【归经】入肺经。
①《纲目》:"手太阴。"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①《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②《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
③《日华子本草》:"洽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
④《纲目》:"降气下痰。"
⑤《本草备要》:"泻肺。"
⑥《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宜忌】《本草经疏》:"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气不归元,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选方】①治久患暇呷咳嗽,喉中作声,不得眠:白前,捣为末,温酒调二钱匕,服。(《梅师集验方》)
②治久嗽兼唾血:白前三两,桑白皮、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空腹顿服。若重者,十数剂。忌猪肉、海藻、菘菜。(《近效方》)
③治胃脘痛,虚热痛:白前和重阳木根各五钱。水煎服。
④治疟母(脾肿大):白前五钱。水煎服。
⑤治小儿疳积:白前、重阳木或兖州卷柏全草各三钱。水炖服。
⑥治跌打胁痛:白前五钱,香附三钱,青皮一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