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望江南
(《救荒本草》)
【异名】金花豹子(《百草镜》),金豆子(《纲目拾遗》),羊角豆、野扁豆(《中国
树木分类学》),山绿豆、凤凰花草、黎茶(《中国药植志》),喉百草(《江苏植药志》),大
羊角菜(《南宁市药物志》),头晕菜(《广西中药志》),猪骨棉、大更药、狗屎豆、大夜明
、夜关门、假决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山咖啡(《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茎叶。
【植物形态】望江南
一年生灌木或半灌木状草本,
高1~2米。茎直立,圆柱形,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
厘米,柄上近基部有腺体1个;托叶卵状披针形;小叶3~5对,最下1对最小;小叶片卵形或
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近于圆形,稍斜,全缮,边缘
有细柔毛,小叶柄极短,上面密被细柔毛。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疏被细柔毛;
苞片卵形,早落;花萼5;花瓣5,黄色,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有短爪;
雄蕊10,上面3个为退化雄蕊;子房线形而扁,被白色长毛,花柱丝状,内弯,柱头截形。荚
果扁平,线形,有横隔膜,淡棕色,被稀毛。种子卵形而一端稍尖,扁平,近中央微凹。花
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砂质土壤的山坡或河边,现多栽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
、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荚果或种子(望江南
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月间采收茎叶晒干。
【化学成分】叶
含二蒽酮葡萄糖甙。根含1,8-二羟基蒽醌,α-羟基蒽醌,大黄素,槲皮素以及由大黄素甲
醚与大黄酚结合成的混二蒽酮等。嫩根含有大黄酚等。
【药理作用】叶、根、种子
中所含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也有报告无抗菌作用。水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
制作用。叶及茎的水煎剂及醇沉淀后的煎剂对豚鼠回肠、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使狗血压下
降,前者对离体兔心有轻度兴奋作用,后者对大鼠后肢灌流的流量能显著减少之。非洲民间
有用以治疗蛇咬,用其根治疗水肿,或作轻泻剂及解热药者。
【性味】苦,寒。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
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平。"
【功用主治】肃肺,清
肝,和胃,消肿解毒。治咳嗽,哮喘,脘腹痞痛,血淋,便秘,头痛,目赤,疔疮肿毒,虫
、蛇咬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咳嗽,胃病,气块、气胀。"
②《福建
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毒虫螫伤,蛇头疔,血淋,肚痈。"
③《南宁市药物志
》:"平肝火,明目。治热性眼痛。"
④《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慢性便秘,哮喘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肿毒:金豆子叶,晒研,醋和敷,留头即消;或酒下二、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蛇头疔:鲜羊角豆叶一握,和白麻子捣烂敷贴患处。
③治蛇伤:鲜羊
角豆叶一握,捣烂绞自然汁服,渣敷患处。
④治血淋:羊角豆全草一两,水煎服。(
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一般外科炎症
以鲜叶适量捣
烂外敷,用全草1~2两或种子0.5~1两,水煎服。治疗乳腺炎2例,蜂窝织炎、毛囊炎各1例
,鼻疮2例,均痊愈。
②治疗顽固性头痛
取望江南叶1两、瘦猪肉半斤。加盐适
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肝阳上亢头痛18例,近期治愈15例;肾虚头痛14例,近期治愈12
例;偏头痛10例,近期治愈9例。治愈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