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渴第十六
唐代:孙思邈
(方九首)
栝蒌汤
治产后小便数兼渴方。
栝蒌根 麦门冬 甘草 黄连(各二两) 人参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五枚) 桑螵蛸(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 治产后渴不止方。
栝蒌根(四两) 人参 麦门冬(各三两) 甘草(崔氏无) 干地黄(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 土瓜根(五两,崔氏用芦根)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六服。
鸡汤
治产后小便数方。
鸡 (二十具) 鸡肠(三具,洗) 干地黄 当归 甘草(各二两) 浓朴 人参(各三两) 蒲黄(四两,世本作麻) 生姜(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 及肠、大枣,取七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半,分三服。
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师所不能治方∶
贝齿(四枚,烧作末) 葵子(一升) 石膏(五两,碎滑石二两,末)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二末,用猪脂一合,更煎三沸,分三服,日三,不瘥再合服,效。
石苇汤
治产后猝淋、气淋、血淋、石淋方。
石苇 黄芩 通草 甘草(各二两) 榆皮(五两) 大枣(三十枚) 葵子(二升) 白术(《产宝》用芍药) 生姜(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集验》无甘草、生姜。崔氏同《产宝》不用姜、枣)
葵根汤
治产后淋涩方。
葵根(二两) 车前子(一升) 乱发(烧灰) 大黄 桂心 滑石(各一两) 通草(三两)生姜(六两) 冬瓜练(七合一作汁)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翼》不用冬瓜练)
茅根汤
治产后淋方。
白茅根(一斤) 瞿麦 茯苓(各四两) 地脉 人参(各二两) 生姜(三两) 桃胶 甘草(各一两) 鲤鱼齿(一百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滑石散
治产后淋方。
滑石(五两) 通草 车前子 葵子(各四两)
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
竹叶汤
治产后虚渴少气力方。
竹叶(三升) 生姜 半夏(各三两) 大枣(十四枚) 小麦(五合) 甘草 茯苓 人参(各一两) 麦门冬(五两)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竹叶、小麦取七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二升半,一服五合,日三夜一。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