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小便不利
明代:薛己
《痘疹方》云∶痘疹未出之先,热盛,恐欲起惊,小便不利,导赤散微解之。热入膀胱,如有血淋,犀角汤。初出不快,小便赤色,生圣散。已出未愈之间,白术散或五苓散加木通。收靥之后,小便不利,烦热而渴,猪苓汤。窃谓前症当分所因,若小肠热结,用导赤散。肝经热,用柴胡麦门冬汤。脾经热,用犀角汤。肺经热,用生地黄汤。肾经热,地黄丸。靥后气血虚弱,用八珍汤。中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
一小儿小便不利,口舌生疮,干渴,用导赤散、加味四物汤而脓贯;又用白术散去木香,治之而愈。
一小儿小便不通,口舌如靡,作渴面赤,左尺脉数,此膀胱热结,先用五淋散,而小便利;又用地黄清肺饮、参四圣散而愈。
一小儿小便数而欠利,面赤口渴,两足发热,此禀阴虚也,地黄、滋肾二丸煎服,用四剂而愈;又用地黄丸料加黄、当归而痊愈。
一小儿痘将愈,小便不利,服五苓散之类,小便愈少,喘咳唾痰,此脾肺复伤也,先用补中益气汤二剂送滋肾丸,却用补中益气、五味异功二药而痊。
八正散 治下焦积热,大小便不通,或小便淋涩,脉症俱实者。
大黄(酒炒) 车前子(炒) 瞿麦 蓄 山栀(炒) 木通(各一钱) 甘草(一钱) 滑石(煨,二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
滋肾丸
黄柏(炒黑) 知母(炒黑,各二两) 肉桂(二钱)
上为末,水糊丸。
益元散 治痘疹初起,烦躁作渴,小便不通。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每服五六分,白汤调下。
导赤散 治小肠实热,生疮作渴发热,小便秘赤,或小便不利者。(方见作痒搔破)
柴苓汤 治疹泻,小便不利。(方见 症)
五苓散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各等分) 肉桂(减半)
上为末,每服四分,白汤调下。
黄芩清肺饮
黄芩(炒) 山栀(炒,等分)
上每服二钱,水煎。
生地黄汤
生地黄(五钱) 杏仁(去皮尖,二钱) 麦门冬(七钱) 款冬花 陈皮(各三钱) 甘草(二钱五分)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紫草木通汤 治痘疹不快,小便不利。
紫草 人参 木通 茯苓 糯米(各等分) 甘草(减半)
柴胡麦门冬散(方见作痒抓破)
犀角汤(方见顶陷心烦)
生圣散(方见痘疮出迟)
加味四物汤(方见痘入目)
白术散(即七味白术散)
六味地黄丸(二方见发热属阴阳)
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