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病诸候上
清代:廖平
风偏枯候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列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风痹。(补养宜导,每门皆有此语,今只一见。)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
又云∶以背正倚展两足及趾,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
又云∶正柱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令气至头始止,治痹大风偏枯。
又云∶一足翕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三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润。
风失音不语候
《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风口候
《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 。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遁互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膊,前后欹侧,柔转二七,去 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内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
又云∶两手抱右膝着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去,换易四七,去膊内风,两膊井内冷血,两掖筋脉挛急。
又云∶踞伸左脚,两手抱右膝,生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
风身体两足不随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右掖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臀者,更互蹄踩犹言厥,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虾蟆行气不已,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久行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
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生腰,口内气,振腹七息,除壮热疼痛,两胫不随。
又云∶治四肢疼闷及不随,腹内积气,壮席必须平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趾,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入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
风鳅手足不随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偏风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仰掌合掌,一手捉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势急挽之二七,去头骨急强,头风脑旋,候痹,膊内冷注偏风。
又云∶一足翕地,一手后向长舒?努之,一手捉涌泉,急挽足努手挽,一时极势左右易,俱二七,治上下偏风,阴气不和。
风不仁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赤松子曰∶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寒。
又云∶展两足上,除不仁胫寒之疾也。
风湿痹候
《养生方》导引法云∶任臂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痹痛。又正卧叠两手,着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有偏患者,患左压右足,患右压左足,久行手亦如足用,行满十方止。
又云∶以手摩腹,从足至头,正卧蜷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不息十二通。以治痹湿不可任,腰脊痛。
风湿候
《养生方》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
风鳅候
《养生方》云∶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跗置膝上,除体痹。
又云∶因汗入水,即成骨痹。
又云∶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坐,口内气,胀腹自极七息。除痹痛热痛,两胫不随。
又云∶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布两膝头,队痹呕引两手。
又云∶忍尿不便,膝冷成痹。
又云∶偃卧端展两手足臂,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寒,周身痹厥逆。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大风偏枯诸痹。
又云∶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
又云∶仰两足趾,引五息止,腰背痹枯,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
又云∶踞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生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疼痹。
又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疼劳倦,风痹不随。
又云∶凡人常觉脊倔强而闷,仰面努膊,并向上头左右两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能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两膝颈头。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尽除。
又云∶大汗勿偏脱衣,喜偏风,半身不随。
《养生经要集》云∶大汗急敷粉,着汗湿衣,令人得疮,大小便不利。
风惊候
《养生方》云∶精藏于玉房,交接太数,则失精。失精者,令人怅怅,心常惊悸。
廖平
廖平(1852—1932年),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今四川井研县东林镇小高滩)。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