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痛(四十三)
元代:朱丹溪
伤寒太阳经表证,六脉俱紧。
阴毒伤寒,身如被打,脉沉紧。
伤寒发汗后痛,气血未和,脉弦迟。
伤湿,湿流关节,一身尽痛,风湿相搏,支体重痛,不可转侧,脉缓。
虚劳之人痛,气血虚少,脉弦小。
诸痛皆生于气
台乌(一两) 香附(四两) 陈皮 苏叶 干姜(五钱) 槟榔 名正气天香散
贴痛 芥菜研水敷。
熨痛 醋炒灰,布裹热熨。葱艾炒、韭炒,亦可。茱萸,醋研敷亦可。
治膝痛 脚骨热痛,或赤肿行步难。
苍术(米泔浸一日夜) 盐炒柏(酒浸一日夜)
上煎服。
朱丹溪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