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三)
元代:朱丹溪
因虚 气虚火入肺;阴虚火起冲上;肺虚必咽干无津,少气不足以息也;肾虚,先觉呼吸短气,两胁胀满,左尺大而虚者是,治宜补肾。
因实 有痰、有水气乘肺;气实肺盛,呼吸不利,肺气壅滞,右寸沉实者是,其肺必胀,上气喘逆,咽中如塞、如呕状,自汗,治宜泻肺。
因邪 由肺感寒邪,伏于肺经,关窍不通,呼吸不利,右寸沉而紧,亦有六部俱伏者,发散则身热退而喘定。
方∶
气虚 人参 黄柏(蜜炙) 麦门冬 地骨皮。
阴虚 四物加黄连。有痰加枳壳、半夏(阴则血也)。
痰 二陈汤加南星、枳壳、皂角。
神秘方 治水气逆,上乘肺,肺浮而气不通,其脉沉大,不卧者是,卧则喘也。
紫苏子 陈皮 桑白皮 生姜 茯苓 人参(五钱) 木香(二钱)
上 咀煎服。
泻白散 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呕喘逆。
桑白皮 地骨皮 青皮 五味 甘草 人参 茯苓 杏仁痰加半夏、桔梗。
劫喘 治喘甚不可用苦寒药者,以温劫之。
椒目 为末姜汤下。
又 萝卜子(炒) 皂角(烧存性) 姜汁丸噙化。
又 大黄 牵牛(炒) 蜜水下二钱。
猪 丸 治喘,年深或作或止。
雄猪 一个,如食法,入杏仁五两,线缝其口,醋三碗煮干,先食 ,次以杏仁新瓦上焙干,捻去皮,旋食,永不作。
分论咳嗽喘息
咳者 无痰有声,喉中如痒,习习如梗,甚者续续不止连连不已,冲击膈间,外有心咳一切血证肺咳上逆者是。
嗽者 有痰。外有劳瘵喘促嗽血者是肺痿。
喘者 促促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滚肚,外有香港脚。
气逆者 但气上而奔急。外有肺中风、肺中寒、肺中暑、肺水、肺热、肝热、胆寒、心热、肠痹、痰水。
短气者 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外有脾中风、肺热、肾热虚、历节风、忧气、胸痞、痰饮、短气。
脉寸口沉,胸中短气,辟大而滑中有短气;浮而绝者气微弱者,少气。
朱丹溪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