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
清代:周学海
陈修园曰∶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数语,向来注家皆误。不知津液为汗之源,膀胱气化则能出汗,故仲景发汗取之太阳。水道,为行水之道。三焦得职,则小水通调。须知外出为膀胱之津液,下出为三焦之水道也。故凡淋沥等证,皆热结膀胱所致,而治者却不重在膀胱,而重在三焦。按此说本于张隐庵,乍读似新奇可喜,而实违经背理之甚者也。夫下出为三焦之水道,是矣;外出为膀胱之津液,则非也。三焦者,水所行之道,非水所藏之府也。汗与小便,俱由三焦经过,故汗多则小便少者,水在三焦,即为热气蒸动,泄于膜外,达于皮肤,而不待传入膀胱也。非既入膀胱,复外出而为汗也。气化则能出者,膀胱无下口,必借三焦之气化,有以转动之,使之俯仰而倾出也,故曰“能”也。其曰水曰津液云者,水在三焦,气味清淡,犹是本质,发而为汗则味咸,传为小便则气臊,是已受变于人气矣,故皆可以津液名之。非汗为膀胱之津液,小便为三焦之水也。乃汗与小便皆三焦之水,而外出、下出者也。发汗取之太阳者,太阳主表,以其经,非其腑也。
周学海
字澄之,一作澄之,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人。周学海是清代的官吏和医学家。早年潜学儒学,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任补内阁中书,又出任浙江候补道。后来潜心研究医学,论脉尤为详尽深刻。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