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痧疹概要
近代:吴克潜
一、痧疹起源
痧子越人称为 ,北人谓之疹子,秦晋之间曰糠疮,南人俗语曰麸疮,闽粤之间皆号麻,盖一病而俱数 名也。近今吴人于小儿出 ,皆称痧子,成人出 ,则号疹子,其实人不论长幼,凡初次发出者皆痧子也,其 后复发者,皆疹子也。疹与痧虽属一类之病,然究有小别,痧子点密而较细,疹子点稀而较粗,痧子 先天之毒为多,疹子后天之毒为多,故北人称痧曰疹,亦有微误。至于病之起源,可以赅括称之曰毒。盖儿 居母腹,以母之气血为气血,夫人孰无饮食之所伤,六淫之所侵,毒之伏于母体者,胎儿莫不感之。且当成 胎之时,精华者供荣养,糟粕者弃胞中,则积渐所蕴,皆足成毒,胎儿日处其间,又安能免于为毒所 染。故胎儿各组织中,悉含有毒素,可以断言,比其生也,其新陈代谢之作用,倍增于往时,故其毒有宣泄之 必要。于是或生而游风丹毒,一时蜂起,或生而腮肿口腐,杂然并作,此皆毒之泄露也。然毒之盛者聚者,自 随初生去毒之法由人力以逗之外出,然毒之轻者散者,则一时不易发出,伏蕴于内,待时而动,于是 乎痧子一症,遂为小儿人人所必经之症矣。至于痧疹触发之期,最盛于春夏,则以时当降藏之后,天气动,地 气泄,时行之邪袭于外,含蕴之毒遂动于中,是以痧疹之发,必有诱因,或一门皆染,或阖境流行,职是 故耳。再者凡痧子之发,必密布周身,无微弗至,则正因胎儿各组织中悉含有毒素,故无处不泄也。若有 一部未发,为一部之毒未透,是以验痧者,恒视透齐与否,以定施治之标也。
二、痧疹病理
痧疹之发,既为人身宣泄邪毒之路,故其发也,由内达外,由血分而达于气分,始于脾终于肺也。何以言 之,考脾主一身肌肉,肺主一身皮毛,痧疹之发,既由肌肉以达肤表,而脾为藏血之脏,肺为主气之脏,故知 其发于血达于气,始于脾终于肺也。准是更可知痧疹当隐现于皮肤之间,即为邪毒已外传于肺之证, 若盛发之时,则邪毒方悉趋于肺以寻出路。其有发而不易透达者,是肺之不宣也,其有旋出即没者,是肺不任 邪,或肺气之闭塞也。是故治痧之法,主重在肺,极痧之变,亦以邪毒陷肺为最剧。至于痧出将没,尤当以 清肺为急,盖向者余毒未免留恋肺脏,清之正以杜其后患也。由此观之,治痧自始至终,总不离于 肺,此法之常也。至若变症蜂起,则邪有不得泄而内陷者,或热甚侵肝者,或热甚灼心者,则须兼脾、肝、 心、肺四脏分治,以消息之。正昔人所谓痧疹一症,四脏俱受其伤也。
三、痧疹症状
痧疹将发,其初并无显著之现状,即偶有发热,不过似寻常之感冒而已,继则身热益甚,口渴而燥(或 间有恶寒者),咳呛时作,涕泪俱有,不时喷嚏,此痧候也。如是者多或七八日,少或二三日,气急烦闷,眼 赤腮红,随即见点矣。甚者干呕恶心,或兼泄泻,或兼吐利,其点初见不多,根据次升序,每间数时,热 较甚则气益粗而痧点益增,当其壮热之时,谓之潮。潮甚者,恒倦卧,重者则竟谵语闷乱焉,每日三五潮( 每潮一次则痧点增多一次),潮三日则颗粒全透,无微弗至,毒发已净,自渐退隐矣。其隐也亦以渐,大约三 日后,颗粒平,而五六日后则隐不复见。当痧疹退隐之后,全身表皮,渐次更换,甚者周身起落屑之 状,轻者亦略有如粉屑之剥落,此生理自然之作用,无足异者。至痧点透齐后,有三四日不没者,或没而迟迟 者,则以内有湿热,故不易回也。痧子颗粒虽多少不一,巨细稍异,然总以鲜明 红润者为佳,粒细颗突者为佳,至粒少而巨,或赤紫干燥晦暗,皆火盛毒炽,宜为早防。若浑身夹红色成片, 则为夹斑,若色白则为血不足,若黑色则九死一生矣。且既没之后,尤须慎避风寒,严戒劳碌,忌口静养, 方无余恙。否则辛辣早嗜,令生惊搐,盐醋过早,令咳不止,鸡鱼早尝,令天行时即重出,不避风 寒,令肤燥痒,此皆终身为患,不可不戒也。
四、痧疹治法
痧疹当未发之时,未必能断为痧疹也。此时切其脉浮数(襁褓儿无脉可寻,则用大拇指按其腕之外侧验 之),听其气息,有时微粗,可与轻清表剂,自无或误。盖诸病发热初起,使非虚热内伤之属,率从表解也, 惟热有轻重,表有分寸,大概热盛而渴而燥者,宜乎辛凉,热不甚而烦而闷者,宜乎辛散,热而挟湿, 湿在上者,宜汗,湿在下者,宜佐以利水,此治痧之初起也。及其热甚之后,咳呛迭作,眼泪汪汪,鼻流清 涕,不时喷嚏,便知痧候,宜急用透达清肺之剂,庶使邪毒易泄,迨至眼赤腮红,痧点隐现,尤当以前法为 准,所以使邪毒泄而易畅也。在此时期中,有兼见之症,不一而足,膈闷懊 者宜舒气散结,头痛昏晕 者宜辛散祛风,呕吐呕痰者宜快气消痰,下利泄泻者宜侧重透达,若大便不爽则宜凉润微利,若气急喘满则 宜开肺泄邪,此治痧之初发也。至于痧子发现之后,迭经透达,点已出齐,仍宜辛散之剂以达余蕴,清凉之 剂以保肺脏。然清凉有不可骤下者,若点稀色白,宜养血助气,辛散有不可恒用者,若点密色紫,或暗 而成片,宜清血解毒,至痧回之后,大抵清凉之剂,荡涤余邪,虚弱者宜补益脾胃,此治痧之大概也。
上述痧疹治法,其简易者也,至于痧症有凶险者,不可执一以例之。
(甲)痧疹有不能透表者,一因风寒郁遏,则皮肤干燥,毛 窍竦栗,宜越婢汤、葛根解肌汤之属,甚则气粗喘促,腹中胀 痛,烦扰不宁者,宜越婢汤去枣,重用石膏,或麻杏石甘汤之类。二因火毒炽盛,则头上颗粒,隐隐红紫, 其他各处或有或无,此火毒炽则津液少,以致不能畅透,宜白虎汤加荆芥、玄参之属。三因中气本虚,则唇 色淡白,二便如常,虽有蕴热,无力透达,宜消毒饮加木通、车前、茯苓使内化为主。四因内热深 蓄,燔灼血分,虽透而不齐,但见点子扁阔, 赤成块,块上复有小粒平塌不起,亦有一片如风毒者,颗粒不 尖,二者虽透,然热邪之逗留尚多,防有他变,宜竹叶石膏汤去半夏,使内化为主。
(乙)痧疹有已透表而早没者∶一、外为风寒所遏,邪反内攻而没早者,宜消毒饮加葱头热服, 复透者吉。面本红润而骤变苍白,宜越婢汤去枣,以使复透(按透而早没,邪已在肺,故宣 肺为急,若肺邪不得泄,必致喘满)。二、遍身青紫热肿,喘胀气急者,此毒滞血凝,半匿表肌,宜凉膈散去 芒硝加麻黄、石膏以发越之。三、内挟痰热,火郁不发,或腹胀喘急,不省人事者,宜白虎汤加玄参、竹叶。
四、身热烦满,腹胀喘促,溺涩脐突者,宜凉膈散加葶苈。五、误食酸收之物,致伏匿壮热,喘咳 烦闷者,宜猪胆汁、制甘草煎成续续与之,使得吐,或微汗为止。六、误食辛温,以致喘咳声喑者,宜消毒饮 加石膏、马兜铃之属。凡痧疹出未三日而回者,皆为早没,出一日或半日而没者为凶。
(丙)痧疹有邪毒内陷者,最为危候∶一、痧疹未出之时,仅见发热,未必能断为痧也,然发热一二日, 忽然烦满神昏,惊搐狂妄,此邪毒不易透达,即防内陷之变,宜清里解表并进以治之。二、痧疹旋出即没, 唇焦舌燥,谵语谬妄,此毒陷于胃也,宜犀角解毒汤。三、痧疹搦手摇头,寻衣摸床者,或郑声复语, 侧身静卧者,此毒陷心也,宜至宝、紫雪之类,或天麻、羚羊、 犀黄之属。四、痧疹似透非透,气促而喘,喘而身热,随即面红 见点者易治,喘而咳者易治,若喘而痰声呼呼,咳不得出,喘而张口抬肩,喘而无涕者,皆为毒邪陷肺也。
里热甚者宜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冬日量加麻黄以发之,咳不能出,痰不能豁者,宜蝉衣、牛蒡、菖蒲、胆 星、前胡、麻黄之类。便艰者,枳实、大黄皆可酌与。至喘而鼻煽,为肺气将绝,鼻鼾沉睡,为肺气壅 塞,皆属险候。此痧疹重症之大概也。
五、痧疹脉法
痧疹属阳邪,故宜见阳脉。本来阴症见阳脉者吉,阳症见阴脉者危,痧疹尤甚。凡脉之洪、浮、滑、数、 弦皆阳象也,脉之细、涩、沉、伏、迟皆阴象也,故痧疹脉伏,使非热极见阴,即属元气怯弱,脾胃衰败, 均为危症。次之即脉之细弱者,虽非危证,亦防变端。然有不可一概而论者,则其人本属阴脏,脉必一 生常细,或其人脾胃无甚实热,脉亦未必洪数,此则当另求真象于脉外者也。考普通痧疹之脉,大率初起 浮数,继则洪数,热方进者,必见弦大,胃热有积者,必见洪实。至于胃家虚热,多见洪滑,内有痰湿,独 见滑象,血分热极,数而兼促,此其纲也。至部位之分,则右寸独浮大者,常为肺热过甚,左寸独浮数者, 当防热入包络。至于两关宁以较实为佳,左关属肝,左弦当防血热之盛,右关属脾,右弦当防积湿,或胃 热之甚。若言两尺,则命门与肾所属,过于洪大,里热必盛,过于细小,邪毒难透,均 所不利。惟小儿痧疹,大都不全恃乎脉法,然有时不得不取资证书决疑者,因录之以备一格。
六、痧疹舌苔
痧疹大都有苔,其色白者属肺热,色黄者属胃热,黄而腻者为湿,黄而糙者为湿热,纯黑者为心绝,黑 而湿者为热淫血分,黑而燥者为热淫气分,皆为危候。验苔之外,又当验本,痧疹以舌本红者为佳,盖 亦阳证应见阳象之谓也。惟红甚变紫变黑,则为火亢心绝,亦属危症。至部位之分,大都红于尖者心肺热,红 于边者肝胆热,红于根者下焦热,若舌红出血,则急当寒凉清血,舌白不红,则宜保全脾胃也。
七、治痧须知
治病用药,贵乎圆活,临证处方,重乎机变。况痧子一症,病变繁复,轻者着手固易,重者到处荆棘, 故关于痧子之宜忌,痧子之顺逆,不可不一一辨明,俾便临证时有所取舍也。谨录如干条于下。
(一)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尽则毒便解,故治痧疹者,当察时令寒暄以药发之。如时大寒,则用桂 枝、葛根,无汗而不易透者,麻黄亦在所必用也。
(二)痧疹之发,由于阳邪热毒,故已有透露之机,切忌辛温之剂。考辛能助热,温能助毒,故大抵 痧疹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术也。
(三)痧疹小而碎,少阴心火也。心肺位于上,心火旺则肺受之,故治痧疹,专以肺为主。咳嗽者, 火炎则肺叶焦举也;鼻流清涕,鼻为肺窍,火逼液流也;目中泪出者,肺热则移于肝,肝开窍于目,故热自肝 之窍泄也。心热者,宜连翘心、栀子心、竹叶卷心、灯芯之属;肝热者菊花、桑叶、钩藤、龙胆之属。至于 肺热,则仍以宣泄为主,非热甚或邪毒陷肺者,禁用寒凉也。
(四)痧疹喜清凉,痘喜温暖,然痧疹初出,亦须温暖托出,是以痧疹禁居阴凉之地,并忌见风。
(五)发热六七日,知是痧疹,却不见出,此皮肤坚浓,腠理闭密,或曾有吐利乃伏也,宜用麻黄汤发之。
(六)痧疹发出,一日即没者,乃为风寒所冲,必至毒邪内陷也。此时如肤白身热不甚者,宜麻黄汤以 发之;如身热烦闷,或谵语闷乱,则毒已内归,宜大青汤、羚羊散之类以清里。
(七)痧疹发热吐利,乃火邪内逼,纯是热症,不可作寒论。上焦多吐,黄芩汤加茅根、芦根、枇杷叶;
下焦多利,黄芩 汤、香连丸;吐利俱作,黄芩汤多加茅根、芦根。
(八)痧疹不忌泻,泄泻为邪有出路也。惟二便不利,颇多凶证,故治法大忌止泻。然不泻者,则不必故 意使泻,以免累及无辜也。
(九)痧疹小便赤涩,在初发热盛时,是为正候,热退则小 便自利,若痧后见之,为余热留恋膀胱,宜导赤散以清之。
(十)痧疹得嚏,最为吉兆。其初起而嚏者,为毒有泄路也;正出时而有嚏者,其候必轻;没后而有 嚏者,则邪毒尽解,可无余患;若嚏而多涕,此浊壅得泄,亦为佳象。至无嚏而鼻塞 不通者,此必有邪毒留滞,不易外达,宜辛凉透达为主。
(十一)痧疹吐虫,此因胃中痰热胶固,虫无所养而上窜也,能食即止。痧疹下虫,此证多见于疹后,因 胃热少食,虫不能安而下也,但须调其饮食自愈。
(十二)痧疹方出,咽喉肿痛,乃毒火上蒸,肺热熏灼所致,宜甘桔汤加玄参、牛蒡、连翘。若咽喉红 肿腐烂,周身斑点如锦纹者,乃血分邪毒沸腾,宜大剂寒凉,以资挽救。
(十三)痧疹色喜通红,若淡白者,心血不足。色太红或殷紫者血热也,黑色者死。投犀角大青汤以冀万一。
(十四)痧疹有汗自出者,正喜其表之自解,痧疹有鼻衄或齿衄自出者,正喜其邪有泄路,皆不可止。
惟得汗固佳,过汗则亡阳,故虚弱之人,不宜过表;衄固不必止,然过衄耗血,亦宜止之。
(十五)痧疹咳嗽,连声不断,此邪由肺泄也。故方出之时,咳甚最佳,若透齐之后,方在回没,咳甚 不断,上气喘息,宜清咽滋肺汤以清肺热,咳嗽多痰者,去麦冬加橘皮、茯苓。
(十六)痧疹声喑,多由肺胃热邪不能尽达于表,咳甚伤咽所致,治同上法。若喑而咽喉肿痛者, 宜去麦冬、玉竹,加山豆根、射干之属。
(十七)痧疹发搐,喉中必有痰鸣,为痰热聚于心包之证,宜清热透肌汤加栝蒌仁、竹叶。若无痰鸣, 或作搐自啮者,此正虚邪陷之死症也。
(十八)痧疹唇舌破裂,由心脾之火上冲所致。其色必多深赤,初发或正出时见此者,宜白虎汤加黄芩、 黄连、玄参、荆芥、薄荷之属,若没后见此,为心脾俱为毒乘,死症也。
(十九)痧疹切牙,由胃热所致。故多兼作渴,而手足发热,喜饮凉水,宜按证酌加清胃滋肺之品。
若手足不热,甚至厥冷,喜饮热汤而切牙者,多为阳盛格阴之危症,后必下血,咽喉 作痛,痰鸣而死,即与白虎汤,亦多难救。
(二十)痧疹胸高气促,由肺热炽盛而作胀,为肺经坏症,多致不治。
(二十一)痧疹不食,由胃中邪热炽盛,容热则不能更容食也,不可强与,虽数日不食,但能少进米汤, 亦无大害。在初发正出时,宜白虎汤加荆芥,痧透热清则能食。若回后不能食者,宜清胃;元气萎顿者,则需培补。
(二十二)痧疹身冷,至为凶候。盖痧疹属阳邪,阳症见阴象,是为逆证。宜用透达之剂,兼温养脾胃, 用后发热痧透者可治。至里热炽盛,外见阴象,则宜用大剂寒凉,不可不细辨之。
(二十三)痧疹世人习知不透为可危,不知透后亦有危证,皆由里热不清,或邪去正伤所致,故痧疹将 没,不可疏忽失治。
(二十四)凡看痧疹之法,多于耳后或顶上腰眼先见,其顶尖而不长,其形小而匀净。头面多发、胸背多 发者为顺,四肢多而头面不出者为逆,至于襁褓中出痧,点粒较少,不必服药。
附方
一、关于外治者 (一)痧疹不透,气喘欲死者,用脂麻(即胡麻子)五合,以滚水泡之,用木盆置帐中,趁热熏头面即发。
(二)痧痘倒 出不快者,用胡荽四两切细。好酒二盏,煎一二沸,入胡荽再煎少时,候温,每吸一 大口,微喷从项至足,匀遍,勿喷面。
(三)痧疹因触犯雾露风寒,胸膈烦闷,隐现不能出者,用干象粪卷入粗糙纸内,燃熏之, 或用干猪矢亦可。
(四)痧疹透缓,小米连壳煎水乘热熏之,甚良。
(五)痧疹不透,用沉香、木香、檀香不拘多少,于大盆内焚之,抱小儿于烟上熏之即起。
二、关于内服者 (一)预防痧疹之法,用丝瓜一枚风干,岁除日新瓦面上 灰,摊地上去火气,研末以百沸汤冲服, 每岁如此,服至三四次,小儿永无痧疹之患。
(二)樱桃四斤,入瓷瓶内密封埋土中,过二三月俱化为水,遇痧疹不透,危急者,取此汁一杯, 略温灌下极验。
(三)痧疹表虚肌实,不能疏透,宜一味葱白浓煎,时时与之,但得微汗即解。
(四)痧疹初起,用茅根或芦根煮汤,时服甚妥。
(五)痧疹初起方(自制) 治发热烦闷,口干有泪。
防风 薄荷 象贝 淡芩 淡豆豉 荆芥 牛蒡子 蝉衣 连翘 竹茹 有汗或口渴甚者,去防风加白僵蚕;泄泻者,加葛根;目糊多眵者,加钩钩或桑叶,惊搐啼叫者, 去防风加钩钩、茯神、灯心;便艰者,加栝蒌、知母。
(六)痧疹见点方(自制) 治痧疹见点,发热口渴,咳嗽,面浮腮赤,小便赤涩。
白僵蚕 牛蒡子 连翘 荆芥 赤苓 蝉衣 前胡 薄荷 知母 栀子 心火,舌尖燥,胸烦,加黄连;肺火,口干、咳不爽,加淡 芩;肝火,狂热躁怒,加栀子;壮热干燥或见衄血者,加玄参或鲜生地;胃热口气,加石膏;痰多或呕吐, 加贝母、杏仁、陈皮;泄泻去知母、栀子,加葛根;挟食挟积者,则改用麦芽、神曲。
(七)痧疹透缓方(自制) 治痧疹透缓,咳嗽气急,舌白口干,烦闷神昏。
天麻 前胡 郁金 竹茹 连翘 僵蚕 樱桃核 牛蒡子 豆豉 象贝 透迟咳艰,热不甚,汗不出者,去天麻加麻黄;热甚口渴,便艰或傍流者,去天麻加麻黄、石膏;大便结 而不下者,加大黄、枳实;咽痛加山豆根、射干,或山慈菇、板蓝根;点色紫而不显者加赤芍。
(八)痧疹内陷方(自制) 痧疹内陷,点现复隐,或红紫成块,神昏气促,谵语闷乱。
羚羊角 天麻 知母 茯神 防风 玄参 淡芩 灯芯 毒盛口臭者加黄连;血分热极者去防风,加大青、犀角;大便闭结者加酒炒大黄;痰盛气促者,加胆 星、竹茹;谵语闷乱者加至宝丹。
(九)越婢汤 治痧疹不透,毛窍竦栗。
麻黄 石膏 生姜 甘草 大枣 (十)葛根解肌汤 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凉乍热。
葛根 前胡 荆芥 鼠粘子 连翘 赤芍 蝉衣 木通 生甘草 (十一)麻杏石甘汤 治风温表里俱热,无汗自汗,头疼身痛,身重多眠,鼻鼾艰语,烦闷恶热,脉浮者。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十二)白虎汤 治阳明证汗出,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者。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十三)消毒饮 治麻疹发斑。
牛蒡子 连翘 甘草 升麻 山豆根 紫草(各等分)
研为细末,清水煎服。
(十四)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胃虚而热,烦渴作呕。去半夏,治痧疹热甚烦闷。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五合)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麦冬(一升) 粳米(五合)
(十五)凉膈散 治温病表里实热,及心火上盛,心痈膈热,中焦燥实,烦躁多渴,头昏目赤,面发毒 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吐血衄血,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大小便秘,诸风螈 , 胃热发斑,谵语狂妄,小儿急惊,痘疮黑陷,一切脏腑积热等证。
大黄 芒硝 连翘 淡芩 甘草 栀子仁 薄荷 加竹叶(一方加生石膏)
(十六)清里解表汤(自制) 治壮热神昏,惊搐,或烦闷似痧疹不得出者。
大黄 芒硝 连翘 淡芩 栀子 防风 荆芥 僵蚕 蝉衣 石膏 麻黄 胃无热积去大黄、芒硝,加石膏、知母;虚者加白芍、白术、当归、甘草。其他羚羊、犀角、银 花、黄连、黄柏之类,均可量症酌加。
(十七)犀角解毒汤 治痧毒倒 ,胃烂。
犀角 连翘 桔梗 生地 当归 薄荷 防风 黄芩 甘草 赤芍 牛蒡 荆芥 川连 (十八)至宝丹 治中风卒倒,中恶气绝,痰饮不语,神魂恍惚,头目昏眩,睡眠不安,唇口干燥,伤 寒谵语,心肺积热,伏热呕吐,邪气攻心,大肠风秘,血气不通,寒热交错,中热疫 毒,阴阳毒,山岚瘴毒,水毒蛊毒,中一切物毒,妇人难产闷乱,胎死不下,产后血晕,口鼻血出,恶血攻 心,烦躁气喘,吐逆,小儿诸痫,急惊心热,卒中客忤,烦躁不眠,风涎搐搦。
犀角 朱砂 玳瑁 琥珀 麝香 龙脑 金箔 银箔 安息香 犀牛黄 (十九)紫雪丹 治烦热不解,口舌生疮,狂越躁乱,瘴疫毒疠,一切实火闭结,小儿惊痫百病,解热药毒发。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白滑石 犀角 羚羊 青木香 沉香 玄参 升麻 丁香 甘草 朴硝 消石 金叶 (二十)麻黄汤 治伤寒太阳病,无汗,身疼痛,胸满而喘,及肺经咳嗽,喘急胸满,风寒湿痹,肺经 壅滞,昏乱哮吼。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二十一)大青汤 治毒邪内陷。
大青 木通 玄参 桔梗 知母 山栀 升麻 石膏 用路东黄土末滤水煎。大便闭、口干、腹胀,加酒大黄。
(二十二)羚羊角散 治毒邪内陷。
羚羊角 防风 麦冬 玄参 知母 黄芩 牛蒡(炒研。各八分) 甘草(二分) 加淡竹叶(十片)
清水煎服。
(二十三)黄芩汤 治热邪下行于肠而自利。
黄芩 甘草 芍药 大枣 (二十四)香连丸 治下痢赤白,白多于赤。
木香(五钱) 黄连(二两)
共研细末,陈米饭或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二十五)导赤散 治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茎中作痛,热淋不利。
生地(五钱) 木通 甘草梢 淡竹叶(各一钱)
研为末,每服三钱。
(二十六)甘桔汤 治咽喉肿痛。
甘草 桔梗(各一钱) 又方加山豆根、玄参、牛蒡子、荆芥等分,麦冬加倍。
(二十七)犀角大青汤 治斑出大盛大热,心烦狂言闷乱,不能发透。
犀角(二钱) 大青(钱半) 黑参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甘草(八分)
无大青用青黛。清水煎服。
(二十八)茅花汤 治衄血。
防风 荆芥 甘草 牛蒡子(炒) 生姜 茅花 (二十九)黄连汤 治多汗。
黄连 黄柏 黄芩 黄 生地 归身 麦冬 浮麦 清水煎,去渣,调蒲扇灰服。
(三十)清咽滋肺汤 治麻后余热,咳嗽声喑。
黑参 牛蒡子 荆芥 玉竹 贝母 栝蒌根 马兜铃 桔梗 麦冬(各等分) 甘草(减半)
清水煎服。
(三十一)清热透肌汤 治麻疹未透,热甚而咳。
黑参 石膏 牛蒡子 荆芥 防风 前胡 葛根 杏仁(各等分) 甘草(减半)
清水煎服。
吴克潜
吴克潜(1898—1991),浙江海宁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27岁到上海行医,并创办《医药新闻》报,任主编。后应中国医学院之聘,任教授兼教务长,31岁任中华全国医药联合会执行委员兼学术委员。建国后,历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顾问等职。擅长中医内、儿科,主要著作有《吴氏儿科》、《古今医方集成》、《病源辞典》、《药性辞典》、《医药精华集》、《诊断学》、《吴克潜医案医话集》等,桃李满天下,被载入中国医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