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痉(儿科)
清代:冯兆张
痉 者,虽似于痫,而实更重于痫也。其症有二∶一曰刚 。刚 者,发时谵语,面红眼赤,摇头螈 ,牙紧手张,项背强直,痰涎壅盛,卒为噤口,昏愦烦渴,小便赤涩,身热无汗,而反恶寒者是也。一曰柔 。柔 者、大便滑泻,不语不渴,必手足冷而后身热汗出,而不恶寒者是也。《经》曰∶肺移热于肾为柔 。夫肺主气,肾主骨,有因伤寒四五六日,寒已伏内而为热,热移于肺,肺为肾母,故传于子,肾又传子,而热移肝,是以筋骨受热,乃迟缓不收,手足无力,而为柔 矣。如发热无汗,此为表实,治宜汗之。发热汗出,是为表虚,此不可汗。若再汗之,必致阳亡。《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过汗则阳亡,阳亡则不能养筋,而 病愈甚矣。况《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此原不可以散风发汗为治也。又有谵语口干,痰涎烦渴,大便滑泻,手足微寒,此乃刚柔不分之症,治法须顺气消痰,痰消则风散,气顺则神清。又曰∶举身强直,谵语昏睡反张,终日不醒者,为痉为刚。如手足冰冷而无力,大便滑泻不语不渴者,为 为柔,总至重之候,十难救一二也。
冯兆张
冯兆张,字楚瞻,海盐(今海盐县)人。明代崇祯—清代康熙间名医。13岁习医,从师访道十载,曾六上京师,研究医学,亦可称之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尤精儿科,行医于两浙。经三十余载之探索,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著五十卷,充分反映了冯氏的学术思想。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