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霍乱
清代:冯兆张
霍乱起于病初者,是寒邪伤于里也。在上焦则吐,在下焦则泻,在中焦则既吐又泻。若吐泻后而伤寒之症不罢,则必乘脾胃虚弱,而再传吐泻,是为重虚,乃危候也。
更有不吐不泻,而卒微微腹痛,渐甚,不知人事者,名曰干霍乱,即俗所谓痧气。世有于股边颈后刮伤,名曰刮痧,或于足弯青筋刺之,令其出血,名曰放痧,总脾主四肢,导四关之气,以宣通脾家之郁滞也。丹溪曰∶放痧出血气,不若刮痧行血气之为愈也。并忌五谷热物。
冯兆张
冯兆张,字楚瞻,海盐(今海盐县)人。明代崇祯—清代康熙间名医。13岁习医,从师访道十载,曾六上京师,研究医学,亦可称之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尤精儿科,行医于两浙。经三十余载之探索,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著五十卷,充分反映了冯氏的学术思想。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