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清代:顾靖远
胃之上口,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上输于脾肺,宣播于诸脉,当中脘,主腐熟水谷。
胃之下口,即小肠之上口,名曰幽门。引经报使用升麻、葛根、白芷、石膏。辰时气血注于胃。
足阳明胃交鼻起,〔足之三阳,从头走足。〕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挟口交承浆〔在唇下。〕颐后下廉颊车是,耳前发际至额颅,支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中。〔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一支幽门循腹里,下行直合气街逢,〔支者与直者会合,气街在毛际两傍。〕遂由髀关抵膝膑,〔脾关,膝上穴名,膝盖曰膑。〕胫 中指内间终。〔髓骨曰胫,足面曰跗。〕一支别走足跗上,大指之端太阴同。〔端,指尖也。〕
顾靖远
顾靖远,字松园,号花洲,清代吴门人,私淑缪仲淳,康熙时曾入太医院,著作有《顾松园医镜》、《医要》。今存《医镜》十六卷,包括:《灵素摘要》二卷,《内景图解》一卷、《脉法删繁》一卷、《本草必用》二卷、《症方发明》八卷、《格言汇纂》二卷。顾氏在虚劳证治上颇具特色,其学术思想主要受喻昌的影响。在《内经》条文的分类方法上,顾氏将《内经》条文分为"摄生、阴阳、臓象、气味、治则、病机、运气"七类。其注文在博采前人如《类经》、《内经知要》的内容基础之上,删繁存简,使之更便于阅读与记忆。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