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月水多少
明代:武之望
准绳云∶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将发疼痛,医者不审,一例呼为经病,不知阳胜阴,阴胜阳,所以服药无效。盖阴气乘阳,则包藏寒,气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和血气平阴阳,斯为福也。阳胜阴,月候多者,当归饮;阴胜阳,月候少者,七沸汤。又云∶经水过多,为虚热,为气虚不能摄血,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
脉经曰∶有一妇人来诊,言经水少,不如前者何也?师曰∶曾更下利,若汗出小便利者可。何以故?师曰∶亡其津液,故令经水少。设经下反多于前者,当所苦困,当言恐大便难,身无复汗也。(津液者,水谷之阴气也,亡之则血失所养矣,故不如前焉)
武之望
武之望,明代医学家(公元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自署关中(今陕西临潼)武家屯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为关中鸿儒,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习岐黄,《内经》以下至金元诸家医籍无不熟读,精通医学,尤长于妇科。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加以重订条列,遂成《济阴纲目》五卷(1626年),引录资料丰富,选方较详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继又广集名医高论,分类论述内、外、五官诸科证治,撰成《济阳纲目》一〇八卷(1626年),以与《济阴纲目》成书之后,全面总结明代以前治疗内科杂证的理论和经验,精心编纂而成的又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