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腋头面诸经之次
明代:张介宾
(灵枢本输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此下言颈项中诸经之次也。缺盆,足阳明经穴,居横骨之上,左右各一。缺盆之中,即任脉之天突穴,是为颈前居中第一行脉也。)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一次者,次于中脉一行,足阳明也。其动脉名曰人迎,即颈中第二行脉也。)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二次于足阳明之外者,手阳明也。穴名扶突,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即第三行脉也。)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三次于手阳明之外者,手太阳也。穴名天窗,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即第四行脉也。)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四次于手太阳之后者,足少阳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颈中无穴,是第五行脉也。此云天容者,系手太阳经穴,疑误。)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五次于足少阳之后者,手少阳也。穴名天牖,在颈大筋外,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是第六行脉也。牖音有。)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六次于手少阳之后者,足太阳也。穴名天柱,在挟项后大筋外廉发际陷中,是第七行脉也。)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七次于足太阳之后而居颈之中央者,督脉也。穴名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自前中行任脉至此,是为第八行,而颈脉止于此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此言腋下二经之脉也。手太阴之穴名天府,手厥阴之脉名天池,二穴俱在腋下三寸,然天府则在臂 内廉,天池则在肋间乳后一寸也。)刺上关者, 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验也。 ,张口也。欠,张而复合也。上关,足少阳客主人也,在耳前开口有空,张口取之,故刺上关则 不能欠。下关,足阳明穴也,在客主人下,合口有空,开口则闭,故刺下关则欠不能 也。犊鼻,足阳明穴也,屈足取之,故刺犊鼻则屈不能伸。两关,内关外关也,内者手厥阴,外者手少阳,俱伸手取之,故刺两关则伸不能屈也。)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 在膺中。(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阳经脉以明其详也。挟喉动脉,即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脉,自挟喉而下行于胸膺,凡气户、库房之类,皆阳明之 ,故曰其 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 外,不至曲颊一寸。(此复言扶突穴,在足阳明动 之外,当曲颊下一寸也。)手太阳当曲颊。(此复言天窗穴也。)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耳下曲颊后,仍如上文言手太阳之天容也。此非足少阳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意者古以此穴属足少阳经也。)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此复言天牖穴也。)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此复言天柱穴,挟后项大筋中发际也。)
张介宾
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