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痈疽知是非可灸法
南北朝:刘涓子
痈疽之甚,未发之兆,肥渴为始,始发之始,或发日疽KT 似若小疖,或复大痛,皆是微候,宜善察之。欲知是非,重按其处,是便隐复。按四边比方得失审定之后即灸。第一便灸其上二三百壮,又灸四边一二百炷,小者灸四边,中者灸六处,大者灸八处,壮数处所不患多也。亦应即贴即敷令得所即消,内服补暖汤散,不已,服冷药,外即冷敷。不已,用热贴贴之法,开其口泄热气。
刘涓子
刘涓子,东晋末至刘宋初京口人,东晋末为彭城内史,又为宋武帝刘裕族叔,曾随帝北征。相传刘涓子郊猎,遇“黄父鬼”而得痈疽方一部,因而有“鬼遗”之名。书中所谓黄父鬼与岐伯的问答,实为因袭了《灵枢·痈疽》的文字而已,所谓“鬼遗”者,实乃古人故玄其说,冀以取重于后人。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