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
明代:薛己
小腹硬痛,脉迟紧者,瘀血也,宜下之。小腹 痛,脉洪数者,脓成也,宜托之。
一男子小腹痛而坚硬,小便数,汗时出,脉迟紧。以大黄汤,一剂下瘀血合许;以薏苡仁汤,四剂而安。
一产妇小腹疼痛,小便不利。以薏苡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下瘀血升
;脉迟紧,乃瘀血;下之即愈。若患甚者,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以丸太乙膏,及托里药。
一妇人小腹肿痛,小便如淋,尺脉芤而迟。以神效栝蒌散,二剂稍愈;更以薏苡仁汤,二剂而痊。
一男子脓已成,用云母膏,一服下脓升许,更以排脓托里药而愈。后因不守禁忌,以致不救。
一男子里急后重,时或下脓胀痛,脉滑数,以排脓散及蜡矾丸而愈。
一妇人小腹作痛有块,脉芤而涩。以四物汤,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膝、木香、治之而愈。
一妇人小腹隐痛,大便秘涩腹胀,转侧作水声,脉洪数。以梅仁汤,一剂诸证悉退;以薏苡仁汤,二剂而瘥。
一妇人腹胀, 痛不食,纵小便不利,脉滑数。以太乙膏一服,脓下升许,胀痛顿退;以神效栝蒌散,二剂而全退;更以蜡矾丸及托里药,十数剂而安。
一妇人因经水多,服涩药止之,致腹作痛,以失笑散二服而瘳。
一妇人产后恶露不尽,小腹患痛,服瓜子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宜急治之,缓则腐化为脓,最难治疗。若流注骨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败证。
附方
大黄汤 治肠痈,小腹坚肿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 赤微肿,小便频数,汗出增寒,其脉迟紧者,未成脓,宜服之。
朴硝 大黄(炒,各一钱) 牡丹皮 栝蒌仁(研) 桃仁(去皮尖,各三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或空心温服。
牡丹皮散 治肠痈腹濡而痛,时时下脓。
牡丹皮 人参 天麻 白茯苓 黄 (炒) 薏苡仁 桃仁(去皮尖) 白芷 当归(酒拌)川
梅仁汤 治肠痈腹痛,大便秘涩。
梅核仁(九个,去皮尖) 大黄(炒) 牡丹皮 芒硝(各一钱) 犀角(锉末,一钱) 冬瓜仁(研,二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入犀角末,空心服。
神效栝蒌散(方见乳痈门)
薏苡仁汤 治肠痈腹中 痛,或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多有此病,纵非痈,服之尤效。
薏苡仁 栝蒌仁(各三钱)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
云母膏 治一切疮疽及肠痈(方见《丹溪纂要》)
神仙太乙膏 治痈疽,及一切疮毒,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并治之。如发背,先以
下;咳嗽,及喉闭缠喉风,并用新绵裹,置口中含化下;一切风赤眼,捏作小饼,贴太阳穴,以山栀子汤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痛者,患处贴之,盐汤下;唾血者,桑
下一丸。妇人经脉不通,甘草汤下。一切疥,别炼油少许,和膏涂之。虎犬并蛇蝎汤火刀斧伤,皆可内服外贴。
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大黄 赤芍药 生地黄(各一两)
为咀,用麻油二斤,入铜锅内,煎至黑,滤去粗,入黄丹十二两,再煎,滴水中,捻软硬得
行痛止。遂随前云,治证用之,无不有效,愈知此方之妙用也。
蜡矾丸(方见发背门)
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知人事,及寻常腹内瘀血,或积血作痛。又妇人气血痛之圣药也,及治疝气疼痛。
五灵脂 蒲黄(俱炒,等分) 每服二三钱,醋一合,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四物汤(方见瘰 门)
排脓散 治肠痈少腹胀痛,脉滑数,或里急后重,或时时下脓。
黄 (炒) 当归(酒拌) 金银花 白芷 穿山甲(蛤粉拌炒) 防风 连翘 栝蒌(各二钱) 作一剂,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或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蜜汤调下,亦可。
瓜子仁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肠胃停滞,瘀血作痛,或作痈患,并效。
薏苡仁(四钱) 桃仁(去皮尖,研) 牡丹皮 栝蒌仁(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