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脉(阴)
清代:李延昰
体象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沉之为义,如石之沉水底也。其脉近在筋骨,非重按不可得,有深深下沉之势。
主病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左寸沉者,心寒作痛。沉在左关,气不得申。左尺得沉,精寒血结。
右寸沉者,痰停水蓄。沉在右关,胃寒中满。右尺得沉,腰痛病水。
五脏属阴,其应在里,故沉主里病也。心失煦燠之权,为寒所制则痛。木失条达之性,为寒所遏则结。肾主精血,若有阴而无阳,譬之水寒则凝。肺位高脉浮,布一身之阴阳者也。倘使倒置,则真气不运,而或痰或水为害。脾胃喜温,不浮不沉,是其候也。脉形偏于近下,则土位无母,何以营运三焦,熟腐五谷,中满吞酸之证至矣。腰脐以下,皆肾主之。右肾真火所寓,而元阳痼冷,则精血衰败,腰脚因之不利。病水者,肾居下焦,统摄阴液,右为相火,火既衰熄,则阴寒之水不得宣泄。
兼脉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
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无力里原非实,但气不申;有力有物在里。沉为在里而复迟,虚寒可必;沉为在里而加数,伏热何疑?滑则阴凝之象也,见于沉分,宜有痰饮;涩则血少之征也,按而后得,应为积血。沉为阴,弱为虚,沉弱必主阴虚;沉为里,牢为积,沉牢定为痼冷。沉而紧则寒为敛实,故冷痛也;沉而缓则阳不健行,故湿成焉。
按沉脉法地,重浊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黄帝曰∶‘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对曰∶‘冬脉,肾也,北方之水也,万物所以合藏,其气来沉以软,故曰营。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虚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令人心悬如饥,胫中清,脊中痛,小腹痛,小便黄赤。’”《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杨氏曰∶“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审度名义,颇不相戾。”伪诀云∶“缓度三关,状如烂绵。”则是弱脉而非沉脉矣。若缓度三关,尤不可晓。须知沉而细软为弱脉,沉而弦劲为牢脉,沉而着骨为伏脉,刚柔浅深之间,宜熟玩而深思也。
肾之为藏,配坎应冬,万物蛰藏;阳气下陷,冽为雪霜;故脉主沉阴而居里。若误与之汗,则如飞蛾出而见汤矣。此叔和入理之微言,后世之司南也。
李延昰
李延昰(1628~1697)清初医学家。原名彦员,字我生、期叔,号漫庵;后改字辰山,号寒邨。祖居南汇,后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因参与复明抗清斗争失败,避居浙江嘉兴,后入平湖祐圣宫,以医自给。学医于叔李中梓,传其心法。又研究缪希雍医学遗稿及周梅屋《独得编》等,深明脉理。治病多奇效,医名大盛。有延诊者,虽百里必往视。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卢子繇等皆有交往。晚年与朱彝尊友善,得朱赠书数千卷。顺治元年(1644年)曾游苏州,得贾所学《药品化义》十三卷,谓“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遂与其子汉徵校正重刊。又撰《本草谕》,论本草发展历史;《君臣佐使论》,明用药配伍之法;《药有真伪论》、《药论》则阐述药物鉴别、炮制、制剂、采收之理。此四论列于《药品化义》之首。康熙二年(1662年)撰《脉诀汇辨》十卷,附《五运六气医案》一卷。此书汇脉学著作七十余种之精论,分门别类,标明出处,以便查考,间附家学及自己临证诊脉心得,《李中梓医案》亦收录于此书中。尚著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两书,未见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