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脉(阳)
清代:李延昰
体象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 ,三候皆然。
实为邪盛有余之象,既大而且兼长,既长大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则诸阳之象,莫不毕备。
主病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实者,舌强气壅,口疮咽痛。实在左关,肝火胁痛。左尺得实,便秘腹疼。右寸实者,呕逆咽痛,喘嗽气壅。实在右关,伏阳蒸内,中满气滞。右尺得实,脐痛便难,相火亢逆。
脉实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脉经》云∶“血实脉实。”又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由是测之,皆主实热。其所主病,大约与数脉相类,而实则过之,以其蕴蓄之深也。
按《素问·大奇论》曰∶“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如肝雍两 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 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肺之雍喘而两 满之类。皆实脉也。实主邪气有余,易于体象,所以叔和有“尺实则小便难”之说。乃伪诀谬以尺实为“小便不禁”,何适相反。又妄谓“如绳应指来”,则是紧脉之形,而非实脉之象矣。夫紧脉之与实脉,虽相类而实相悬。但紧脉弦急如切绳,而左右弹人手;实脉则且大且长,三候皆有力也。紧脉者,热为寒束,故其象绷急而不宽舒;实脉者,邪为火迫,故其象坚满而不和柔。以证合之,以理察之,便昭昭于心目之间。又按张洁古惑于伪诀实主虚寒之说,而遂以姜附施治,此甚不可为训。或实脉而兼紧者,庶乎相当;苟非紧象,而大温之剂施于大热之人,其不立毙者几希!以洁古之智,当必是兼紧之治法无疑耳。夫阴阳对偶,不可稍偏。阳气过旺,不戢有自焚之虞。今世宗丹溪者,以为阳常有余,喜用寒凉,乃致杀人如麻,恬不之怪。又有有激之论,为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三吴两浙,翕然成风,以姜附为茶饭,其流毒更不可言。执一舍一,祸害相寻,可胜叹哉!
李延昰
李延昰(1628~1697)清初医学家。原名彦员,字我生、期叔,号漫庵;后改字辰山,号寒邨。祖居南汇,后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因参与复明抗清斗争失败,避居浙江嘉兴,后入平湖祐圣宫,以医自给。学医于叔李中梓,传其心法。又研究缪希雍医学遗稿及周梅屋《独得编》等,深明脉理。治病多奇效,医名大盛。有延诊者,虽百里必往视。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卢子繇等皆有交往。晚年与朱彝尊友善,得朱赠书数千卷。顺治元年(1644年)曾游苏州,得贾所学《药品化义》十三卷,谓“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遂与其子汉徵校正重刊。又撰《本草谕》,论本草发展历史;《君臣佐使论》,明用药配伍之法;《药有真伪论》、《药论》则阐述药物鉴别、炮制、制剂、采收之理。此四论列于《药品化义》之首。康熙二年(1662年)撰《脉诀汇辨》十卷,附《五运六气医案》一卷。此书汇脉学著作七十余种之精论,分门别类,标明出处,以便查考,间附家学及自己临证诊脉心得,《李中梓医案》亦收录于此书中。尚著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两书,未见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