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肾经病
宋代:许叔微
枣膏丸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大如杯,令人洒淅寒热,喘嗽,发痈疽。
葶苈(去芦,隔纸炒香) 陈橘皮(去白) 桔梗(炒,各等分)
上先以下二味为末,入葶苈研匀,煮肥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饮下。予尝患停饮,久积肺经,食已必嚏,渐喘觉肺系急,服此良验。
五味子丸
平肺气补虚消饮。
五味子(拣,二两) 桂心(不见火) 大杏仁(北来者,去皮尖,微炒) 青皮(去白) 细辛(去叶) 人参(去芦) 槟榔(煨,各一两) 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或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葶苈丸
定喘急肺积。
苦葶苈(一两一分,隔纸炒香)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白蒺藜(去角炒) 干姜(炮) 川乌头(炮去皮尖) 吴茱萸(汤浸,焙七次) 大杏仁(去皮尖,微炒) 鳖甲(淡醋煮去裙膜,净洗,酸醋炙黄) 茯苓(去皮) 人参(去芦,各半两)槟榔(一两)
上为细末,煮枣肉和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枣汤下,日三四服,不拘时候。
紫金丹
治多年肺气喘急,咳嗽晨夕不得眠。
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 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 干,研成膏)
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
有一亲表妇人,患十年,遍求医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货此药,谩赠一服,是夜减半。
数服顿愈,遂多金丐得此方。予屡用以救人,恃为神异。
细辛汤
治肺虚实不调,鼻塞多涕,咽中有涎而喘,项强筋急或痛。
细辛(去叶) 半夏曲 茯苓(去皮) 桔梗(炒,各四钱) 桂枝(去皮,不见火,三钱)甘草(二钱,炙)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四片,蜜半匙,同煎至七分,温服,日三服。
升麻汤
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皆痛。
川升麻 桔梗(炒) 薏苡仁 地榆 牡丹皮 芍药 子芩(刮去皮,各半两) 甘草(三分,炙)
上锉粗末。每服一两,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
五灵丸
治肺喘久而成息贲。
五灵脂(拣如鼠屎者,二两半) 木香(半两) 马兜铃(去壳,炒,一分) 葶苈(苦者,隔纸炒香,一分)
上为细末,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日三服。
脾恶湿,肾恶燥,如硫黄附子钟乳炼丹之类,皆刚剂,用之人以助阳补接真气则可,若云补肾,则正肾所恶者。古人制方益肾,皆滋润之药。故仲景八味丸,本谓之肾气丸,以地黄为主,又如肾沥汤之类,皆正补肾经也。近世盛行香茸丸可补肾经,亦有数方具于后,肾沥汤具下版。
道人深师增损肾沥汤,治风虚劳损挟毒,脚弱疼痹或不随;下焦虚冷,胸中微有客热,心服无不瘥,随宜增损之方。
黄 (蜜炙) 肉苁蓉(洗,酒浸,焙干,秤) 赤石脂 地骨白皮(去心) 磁石(久,醋淬八九次) 枳实(去穣,麸炒,锉) 防风(去钗股) 龙骨(粘舌者) 芍药 麦门冬(水去心,焙,秤) 人参(去芦) 熟干地黄(九蒸九曝干,秤) 茯神(去木) 当归(水洗,酒浸一宿,切,焙) 甘草(炙) 远志(去心,洗,锉,炒黄色,各一两) 桂心(去皮,不见火)芎 (各二两) 生姜(四两) 五味子(拣,三两) 半夏(一升,汤洗七次,去滑)白羊肾(一具) 大枣(三十个,去核,《胡洽方》无黄 以下八味并半夏,有黄芩为十五味)
上二十三味, 咀。以水二斛煮羊肾,取汁一斛二升,纳诸药煮取四升,分为五服。不利下者,除龙骨、赤石脂;小便涩,以赤茯苓代茯神,加白术三两;多热,加黄芩一两;遗溺,加桑螵蛸二十枚。
蔡太师所服香茸丸
鹿茸(酥炙黄,燎去毛)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各二两) 苁蓉(酒浸,水洗,焙干) 破故纸(炒香) 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秤,各一两)麝香(一钱) 沉香(半两)
上为末,入麝研匀,炼蜜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用盐汤下。
又方
鹿茸(二两,酥炙黄,燎去毛) 沉香 白芍药 人参(去芦)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 苁蓉(酒浸,水洗,焙干) 牛膝(酒浸,水洗,焙干) 泽泻 大附子(炮,去皮脐)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秤,各一两) 生干地黄(一两)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盐汤下。
又方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五两) 菟丝子(四两,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别末) 鹿茸(三两,酥炙黄,燎去毛) 附子(二两,炮,去皮脐) 沉香(一两)
上为细末,入麝香半钱,炼蜜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
椒附散
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
大附子(一枚,六钱以上者,炮,去皮脐,末之)
上每末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盐,通口空心服。一亲患项筋痛,连及背胛不可转,服诸风药皆不效。予尝忆千金髓有肾气攻背项强一证,予处此方与之,两服顿瘥。自尔与人皆有验。盖肾气自腰夹脊上至曹 穴,然后入泥丸宫。曹 一穴,非精于般运者不能透,今逆行至此不得通,用椒以引归经则安矣。萧气上达,椒下达。诗言∶椒聊且,贻我握椒。皆是此意也。
曹 穴,即风府穴是也,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治头痛颈项急,不得回顾,针入三分,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音。道家般运有夹脊双关图,令精气逆流,朝会于泥丸宫,泥丸即顶心是也,名百会穴,是第一。
麋茸丸
治肾经虚,腰不能转侧。
麋茸(一两,酥炙黄,燎去毛,无即以鹿茸代) 舶上茴香(半两,炒香) 菟丝子(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取末,一两)
上为末,以羊肾二对法酒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梧子大,阴干,如肾膏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下。
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折,虽颊面亦相妨,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经感此而得,乃灸肾 三七壮,服此药瘥。
肾 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与脐平。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膨胀,两胁满引,少腹急痛,目视KT KT ,少气溺血,小便浊出精,阴中疼,五劳七伤虚惫,脚膝拘急,足寒如冰,头重身热振栗,腰中四肢淫泺,洞泄食不化,身肿如水,灸以年为壮。(《针灸经》云∶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地黄丸
治肾虚或时脚肿,兼治脾元。
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二两半) 肉苁蓉(酒浸,水洗,焙干)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 桂枝(不见火) 附子(炮,去皮脐,各半两) 五味子(三两,拣)黄(独茎者,蜜水涂,炙,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酒下,食前再服。
青盐丸
治肾虚及足膝无力。
茴香(三两,炒香) 菟丝子(四两) 干山药(二两) 青盐(一两)
上将菟丝子洗淘,无灰酒浸,日中煎七日,冬天近火煨之,曝干别末,将余药末和匀,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盐酒盐汤下。予顷常服数年,壮力进食。有一妇人足 曳,因服此药,久之履地如故。
许叔微
许叔微,号知可,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许氏生活在南宋颠沛离乱、国家濒于危亡之时。许氏从小家境贫寒,十一岁那年,“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这就是许氏学医的动机,与东汉张仲景感宗族遭伤寒而沦丧,发奋习医,颇为雷同。许氏究心医术,殚精方技。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结果学成了一个又名的医家。一一三二年(绍兴二年)科举考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后人又称他许学士,并在徽州、杭州做过官。他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有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至晚年将平生应用的验方和医案,整理编写成《类证普济本事方》 。另有《活法》 、 《辨证》 、《翼伤寒论》 、 《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现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