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疝气小肠精漏
宋代:许叔微
念珠丸
治膀胱疝气,外肾肿胀,痛不可忍。
乳香(乳钵坐水盆中,研) 砂(各三钱,飞) 黄蜡(一两)
上乳香研细, 砂同研匀,熔蜡和丸,分作一百单八,以线穿之,露一夕,次日用蛤粉为衣,旋取一粒,用乳香汤吞下。
顷年有人货疝气药,肩上担人我二字,以为招目,日货数千,有一国医多金得之,用之良验。
砂丸
木香 沉香 巴豆肉(全者,各一两) 铜青(半两,研) 青皮(二两,不去皮)砂(一分,研)
上前二香、青皮三味细锉,同巴豆漫火炒,令紫色为度,去巴豆,为末,入青砂二味研匀,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盐汤吞下,日二三服,空心食前服。
金铃丸
治膀胱肿硬,牵引疼痛,及治小肠气阴囊肿,毛间水出。
金铃子(肉,五两) 茴香(炒) 马兰花(炒) 菟丝子(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 海蛤破故纸(炒香) 海带(净洗,各三两) 木香 丁香(各一两)
上细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酒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治小便难,小肠胀,不急治杀人。
上用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
茴香散
治膀胱气痛。
茴香(炒) 蓬莪术 金铃子肉 京三棱(各一两,二味炮熟锉) 甘草(半两,炙)
上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强幼安云,每发痛甚连日,只一二服立定。
顷在徽城日,歙尉宋荀甫,膀胱气作疼不可忍,医者以刚剂与之,疼愈甚,小便不通三日矣,脐下虚胀,心闷。予因候之,见其面赤黑,脉洪大。予曰∶投热药太过,阴阳痞塞,气不得通。为之奈何?宋尉尚手持四神丹数粒,云∶医者谓痛不止,更服之。予曰∶若服此定毙。后无悔,渠恳求治。予适有五苓散一两许,分三服,易其名,用连须葱一茎,茴香一撮盐一钱,水一盏半,煎七分,令接续三服,中夜下小便如墨汁者一二升,脐下宽得睡。翌日诊之,脉已平矣,续用 砂丸与之,数日瘥。大抵此疾因虚得之,不可以虚而骤补药。《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必先涤所蓄之邪,然后补之,是以诸方多借巴豆气者,谓此也。
治遗精梦漏,关锁不固,金锁丹。(亦名茴香丸)
金锁丹
舶上茴香(炒) 葫芦巴 破故纸(炒香) 白龙骨(以上各一两) 木香(一两半) 胡桃肉(三七个,研) 羊石子(三对,破开,盐半两擦炙熟,研如泥)
上五味为末,下二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饼杵熟,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清心丸
治经络热,梦漏,心忪恍惚,膈热。
黄柏皮(一两)
上为细末。用生脑子一钱,同研匀,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浓煎麦门冬汤下。大智禅师方,梦遗不可全作虚冷,亦有经络热而得之。
猪苓丸
上用半夏一两,破如豆大,用木猪苓四两,先将一半炒半夏黄色不令焦,地上出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糊丸如梧子大,候干,更再用前猪苓末二两,炒微裂,同用不泄沙瓶养之,空心温酒盐汤下三四十丸,常服于申未间,冷酒下。
此药治梦遗,梦遗有数种,下元虚惫,精不禁者,宜服茴香丸;年壮气盛,久节淫欲,经络壅滞者,宜服清心丸;有情欲动中,经所谓所愿不得,名曰白淫,宜《良方》茯苓散。
正如瓶中煎汤,气盛盈溢者,如瓶中汤沸而溢,欲动心邪者,如瓶之倾侧而出,虚惫不禁者,如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曰∶肾气藏精,盖肾能摄精气以生育人伦者也,或敛或散,皆主于肾,今也肾气闭,则一身之精气无所管摄,故妄行而出不时也。猪苓丸一方,正为此设,此古方也。今盛行于时,而人多莫测其用药之意。盖半夏有利性,而猪苓导水,盖导肾气使通之意也。予药囊中尝贮此药,缓急以与人,三五服皆随手而验。林监丞庇民,亦数服而愈。
《良方》茯苓散
坚白茯苓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五钱,温水调下,空心食前临卧时服,一日四五服。
许叔微
许叔微,号知可,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许氏生活在南宋颠沛离乱、国家濒于危亡之时。许氏从小家境贫寒,十一岁那年,“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这就是许氏学医的动机,与东汉张仲景感宗族遭伤寒而沦丧,发奋习医,颇为雷同。许氏究心医术,殚精方技。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结果学成了一个又名的医家。一一三二年(绍兴二年)科举考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后人又称他许学士,并在徽州、杭州做过官。他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有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至晚年将平生应用的验方和医案,整理编写成《类证普济本事方》 。另有《活法》 、 《辨证》 、《翼伤寒论》 、 《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现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