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证 头疼歌
宋代:许叔微
三阳往往病头疼.随证医治(平声.)各异能.(三阳经络上至于头.三阴至胸中而还.故三阳之邪至头.必头疼也.)太阳身热麻黄证.(仲景云.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无热阳明胃气蒸.(仲景云.阳明病.手足若厥者.其人头必痛.若不呕不饮.手足不厥者.其头不痛.)少阳受病脉弦细.小柴胡证自分明.(仲景云.伤寒.其脉弦细.头痛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则愈.不和则烦而悸.)三阴太少无头痛.为是厥阴之证形.(三阴之中.太阴少阴无头痛.惟厥阴有也.)非时忽有 首疾.( 音消.出周礼.)必是停痰湿气并.(停痰湿气.亦令人头痛.)
许叔微
许叔微,号知可,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许氏生活在南宋颠沛离乱、国家濒于危亡之时。许氏从小家境贫寒,十一岁那年,“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这就是许氏学医的动机,与东汉张仲景感宗族遭伤寒而沦丧,发奋习医,颇为雷同。许氏究心医术,殚精方技。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结果学成了一个又名的医家。一一三二年(绍兴二年)科举考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后人又称他许学士,并在徽州、杭州做过官。他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有进一步阐发和补充。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至晚年将平生应用的验方和医案,整理编写成《类证普济本事方》 。另有《活法》 、 《辨证》 、《翼伤寒论》 、 《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现已散佚。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