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陶氏七法
明代:李中梓
发狂难制.醋炭气入鼻即定.方可察其阴阳.以脉之有力无力为辨.腹痛有阴有阳.将凉水半碗与病患饮之.痛减者属热.痛增者属寒.更参脉来有力无力.寒症脉伏.或吐泻脱而无脉.以姜汁好酒各半盏.与病患服.脉出者生.不出者死.更覆手取之而无脉.则绝矣.
鼻衄不止.山栀炒黑为末.吹入鼻中.外用湿纸搭于鼻冲.其血自止.吐血不止.韭汁磨墨呷之.如无韭汁.鸡子清亦可.赤属火.黑属水.有相制之理.
阴毒昏愦.唇青.肢冷.甲黑.药不得入.将葱一握束紧.切去根叶.留白三寸如饼.将麝半分填脐内.后加葱饼.以火熨之.烂即易.约三饼可醒.先灌姜汁.后服姜附汤.未醒.灸关元穴三十壮.不醒者必死.
服药即吐者.生姜汁半盏热饮.吐即止.大抵寒药热饮.热药冷冻饮料.中和之剂温饮.补汤须用熟.(慢火久煎)利药不嫌生.(猛火急煎)
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