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治法
清代:陈士铎
论痰块壅塞
天师曰∶吐治者,病在胃口之间不能下,则必上越而吐之。如人上焦壅滞痰块,不上不下,塞在胸间,气喘,欲呕不能,欲吐不肯者是也。法当用阴阳水探吐之,或用瓜蒂、藜芦煎汁,饮之即吐。然必痰气与火结在胸间作痛者,始可用此法吐之,否则断断不可。盖人之元气,不可一伤,吐一次,则五脏反复,必损寿元。故必问其人胸痛否,气塞否,喉间有所碍否,痰吐出黄否,有此数种,始可用前药以吐之。苟或不尽然,即病患自家欲吐,亦须慎之,况行医者乎。此吐治之一法,在人裁度而用之耳。
张公曰∶吐不可轻用,不知禁忌而妄吐之,必致五脏反复不宁,天师之叮咛告诫,真仁人之言也,汝当敬听。我更有一法教人。宜吐之症,必须看其痰,吐在壁上,有光亮者,放心吐之,余则皆忌。光亮者,如蜗牛之涎一样光亮也。但看见光亮者,无论其痰在上中下,此光亮之色,必须俟其痰迹干而分辨之,不可据其湿痰时,而即以为光亮也。
华君曰∶同。
陈士铎
本书作者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