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妇失血类风症辨
清代:张曜孙
凡孕至四五月,患吐血、衄血,及损伤血,蓦然口噤项强,手足难动履,背如角弓,症类中风,切不可认为真中风而降火化痰方治。宜服安胎饮,以补血为主,以风痰之药佐之,无失。
补血安胎理风汤
川芎(二钱) 天麻(二钱) 黄芩(二钱) 羌活(五分) 防风(五分) 荆芥(五分) 白芍(三分) 当归(三分) 人参(三分) 紫苏(四分) 甘草(四分)
附∶应验方案
有乐埠沈禹门室,妊六月,因禹病拜斗斋劳,割股失血,蓦然口噤项强及角弓。予用安胎饮加化痰治,稍安。又遇范东蓠极诋予补中风痰误,彼以豁痰降火方,病患服如刺心,弃渣。
予复用前方倍参二十帖,母安产儿。
一上虞赵方桥室,妊至五月,患衄血去两升,头晕、口噤、手掉。以安胎饮倍参、当,加川芎、天麻、犀角、生地而愈。
书此以见妊妇杂症必须安胎补血为主也。
张曜孙
张曜孙,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武进人, (字皋文,清代文学家)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其兄早逝,张琦(清代医学家,字翰风)[2] 中年复得曜孙,故宠爱甚加,教授诗文,片刻不令离膝下。及长,乃驱驰南北,淹阻京师。张琦以珏孙误于庸医,故工医术,曜孙得其之传,有《重订产孕集》、《产孕集》,后曜孙从琦居馆陶,父死,以贫未能归葬,以行医自给,久之乃得归葬。曜孙多才,除医术之外,颇娴政务。道光二十三年(1843)应江南乡试中举。二十六年,选授武昌知县。二十七年,赏加知州衔。咸丰元年(1851),调补汉阳知县,旋擢汉阳同知。二年,曾上书武昌、汉阳守御各《二十四事》,不能用。太平军克汉阳、武昌,自缢未遂。免官。旋复原官。有《楚寇纪略》。五年,胡林翼委以督粮道。七年,以道员补用。咸丰十年,免官。同治二年(1863),为曾国藩司营务。时汉口与外国通商,建议取洋人税以佐军饷。奉命赴沪议此,六月卒于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