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喉痧论
清代:唐大烈
烂喉痧一症,古书不载,起于近时,而并易传染。治之者,每谓太阴阳明二经风热之毒。而至烂之由,亦不可不详察也,譬之于物,以盛火逼之,只见干燥,而不知湿热郁蒸,所以致烂耳。此症凡风热者,治宜清透;湿热者,治宜清渗;痰火凝结者,治宜消降。盖邪达则痧透,痧透则烂自止矣;若过用寒凉,势必内陷,其害可胜言哉!夫症有可治,有不可治。口中作臭者,谓之回阳。其色或淡黄,或深黄者,此系痰火所致,皆可治之症。他如烂至小舌者,鼻塞者,合眼 者,并有元气日虚,毒瓦斯深伏,色白如粉皮样者,皆不可治之症也。总之、因天地不正之气,感而受之,故体有虚实之不同,即症有重轻之各异耳。其余喉症、痧症,古人言之详矣,概不复赘。
唐大烈
唐大烈,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酉(1801)年,以编纂《吴医汇讲》而闻名于医林。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