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大小之脉
近代:张寿颐
(洪细附见)
大小者,脉之形体也。气血有余,指下壮盛,是之谓大。大而有力,则谓之洪。气血不及,指下一线,则谓之小,亦谓之细。(大之与洪,一是形式之粗壮,一是气势之勇悍,形神?
能分析为二,故古人皆合为一。)平人之脉,或大或小,大率皆其人之禀赋使然,初不以有病?
疡气滞血凝,其病属实,其脉宜大而不宜小。然所患苟非坚巨,或其人素禀脉小者,则小而有神,亦何往而非佳象。若大而有力,坚硬搏指,洪而气悍,汹涌奔腾,邪势太甚,非吉证矣。溃疡气泄血耗,其病属虚,其脉宜小而不宜大。然所耗或尚无多,及其人身躯雄伟者,则大而有神,正是病魔退舍之机,元气未亏之兆。若脉小形 ,外疡难敛,尤可虑也。惟肿疡势盛之时,而其脉过于小弱不起,则正不胜邪,斯为危候。若大毒既泄之后,而其脉或豁大无根,则元气已漓,无非败象。是皆当以形证与脉神参互考订,而孰吉孰凶,自有定论。
万不能于指下求其形似,而即以为凭脉辨证之要诀,尽在此中也。
张寿颐
张寿颐,字山雷,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生于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卒于1934年。张氏禀赋聪颖,自幼好学,先后随当地诸医学习,数年间,学识大进。后又师从同邑黄墙村名医朱阆仙,为朱氏创办的黄墙中医学校拟订教学规划,编纂讲义。后又任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编写讲义,亲自执教,任教十五年,受业学生六百余人。学术上主张“融洽中西”,著有《中风斠诠》《疡科纲要》《脉学正义》《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本草正义》等。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