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论溃后养胃之剂
近代:张寿颐
外疡既溃,脓毒既泄,其势已衰,用药之法为清其余毒、化其余肿而已。其尤要者,则扶持胃气,清养胃阴,使纳谷旺而正气自充。虽有大疡,生新甚速。盖当脓毒未决之先,痛苦备尝,其气已惫,胃纳必呆。一旦决之使溃,痛定体轻,如释重负。果有余毒未尽,仍以清理为先。如其毒急焰已衰,必以养胃为主。无论如何大证,但得胃气一调,转机立见。纵其溃烂綦剧,亦可指日收功。但不可惑于俗书,早投蛮补。须知大势乍平,火焰虽息而余烬未泯,一得补益则炉中添炭,未有不死灰复燃者。即曰脓泄已多,正气须顾,要之精神已馁,浓腻必所不胜,碍胃减食尤多变幻。彼治伤寒大病善后之法,知能清养和胃者必是伤寒名家;而治疡科溃后调理之时,能守轻清养胃者,亦是疡医老手。惟脓去痛定之后,余肿渐消,胃气既旺,则鲜猪白肉在所不禁。以猪为水畜,味本咸寒,亦有化热化毒功用。炖取清汤可养胃阴,以助津液。血肉有情,竹破竹补正是疡家应需妙品,不比伤寒初越,嫌其腻滞,未可遽食也。
张寿颐
张寿颐,字山雷,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生于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卒于1934年。张氏禀赋聪颖,自幼好学,先后随当地诸医学习,数年间,学识大进。后又师从同邑黄墙村名医朱阆仙,为朱氏创办的黄墙中医学校拟订教学规划,编纂讲义。后又任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编写讲义,亲自执教,任教十五年,受业学生六百余人。学术上主张“融洽中西”,著有《中风斠诠》《疡科纲要》《脉学正义》《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本草正义》等。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