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夹痈米疽论
清代:高秉钧
夹痈者,又名腋痈,生肩膊下窝内。若其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痛,乃生寒热者,此由肝经血滞,脾经气凝所发。此患难消,终必作脓。未破者,用柴胡清肝汤;已破,则益气养营汤主之。首尾温补,切忌寒凉。三、四日即头痛寒热者,此足少阳胆、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阴心三经,外感风热而发,首宜疏风散邪,兼和营通络,则邪热退而肿消矣。
其有赤色坚肿者,名曰米疽。初起之时,其形如核,即寒热时作,亦由肝脾二经忧思恚怒,气凝血滞,并风温外袭而发。其治法即与前二证相参可也。
高秉钧
高秉钧(1755~1827),字锦庭,江苏无锡人。幼时视医药为奇物,成年后,弃举子业,从范圣穴、杜云门为师,深研《内经》对仲景、东垣、河间、丹溪、景岳、诸位前辈著,无不参究。尤以外科驰名江浙间,晚年总结本人30年临证经验,著《疡科心得集》三卷。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