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蛇头疔蛇眼疔水蛇头论
清代:高秉钧
蛇头疔,又名天蛇毒,又名调疽。生手大拇指顶头,或生他指。初起如粟,渐大如豆,或如桃李,坚硬 赤肿痛,疼极连心;又或青或白,乍黄乍紫乍黑,或痒或麻木不痛,自筋骨发出,根深毒重,属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络经热毒结聚而成。甚则手背手心皆肿,指头皮硬。当以猪胆套之,或以雄黄散涂之,与以蟾酥丸发汗解毒,更服银花解毒汤。若四、五日后溃脓,有黄头可刺者,顺;如不溃无脓,黑色过节者,险。其药即进凉膈,或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若毒瓦斯攻心,呕吐不食,膨胀,齿缝出血,是为危候。此证脓未熟时不可开刀早,否则致皮裂肉 ,疼痛倍增,不能速愈。若患久即有多骨,多骨出始能收口,虚而不敛者能补之。更有脓不泄,火毒不化,腐烂其筋,至落去一节者。
蛇眼疔,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形如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如铁钉。亦火毒所发。若有黄头出如眼者,即以针挑破之。
水蛇头,指头有黄泡明亮者是。亦宜挑破,去其恶水即愈。
高秉钧
高秉钧(1755~1827),字锦庭,江苏无锡人。幼时视医药为奇物,成年后,弃举子业,从范圣穴、杜云门为师,深研《内经》对仲景、东垣、河间、丹溪、景岳、诸位前辈著,无不参究。尤以外科驰名江浙间,晚年总结本人30年临证经验,著《疡科心得集》三卷。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