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清代:吉益为则
主治心烦也,旁治发黄。
【考证】
大黄硝石汤证曰∶黄胆。
栀子柏皮汤证曰∶身黄。
以上二方,栀子皆十五枚。
栀子豉汤证曰∶烦。
栀子甘草豉汤,证不具也。(说在香豉部中)
栀子生姜豉汤,证不具也。(说在香豉部中)
枳实栀子豉汤,证不具也。(说在枳实部中)
栀子浓朴汤证曰∶心烦。
栀子干姜汤证曰∶微烦。
茵陈蒿汤证曰∶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以上七方,栀子皆十四枚。
栀子大黄豉汤证曰∶黄胆。
以上一方,栀子十二枚。
上历观此诸方,栀子主治心烦也明矣。发黄者,其所旁治也,故无心烦之证者而用之,则未见其效矣。
【互考】
栀子大黄豉汤,栀子十二枚。为则按∶当作十四枚,是栀子剂之通例也。
为则按∶香豉,以心中懊 为主,栀子则主心烦也。
【辨误】
本草诸说,动辄以五色配五脏。其说曰∶栀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烦。又曰∶栀子治发黄,黄是土色,胃主土,故治胃中热气。学人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斯为可矣。
【品考】
栀子 处处出焉。锉用。
吉益为则
吉益东洞(1702~1773)名为则,字公言,通称周助,东洞为其号。是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代表人物。 吉益氏幼承庭训,刻苦学习,溯本追源,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到陶弘景、孙思邈再到时行之李东垣、朱丹溪医学无不广为涉猎,其在诸家中尤为推崇张仲景学说。吉益氏在学术上颇多建树,一生著作颇多,有《方极》一卷、《类聚方》一卷、《医事或问》二卷、《药征》三卷、《古书医言》四卷、《东洞先生遗稿》三卷、《医方分量考》一卷、《方选》一卷、《丸散方》一卷、《医断》一卷、《建殊录》一卷,其中尤以《类聚方》和《药征》流传最广。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