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清代:何梦瑶
文以载道,医虽小道,亦道也,则医书亦载道之车也。顾其文繁而义晦,读者卒未易得其指归,初学苦之。瑶少多病失学,于圣贤大道无所得,雅不欲为浮靡之辞,以贴虚车诮。因念道之大者以治心,其次以治身。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医,所以治身也,身死则心无所寄,固小道中之大者。爰取少日所诵岐黄家言,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参以己见,HT 为一书,用以阶梯初学,非敢谓是载道之车,欲使升车者藉此以登,如履碥石云耳,故以“碥”名编。或曰∶方今《景岳全书》盛行,桂、附之烈,等于 冈,子作焦头烂额客数矣。人咸谓∶子非医病,实医医,是书出,其时医之药石欤!“碥”当作“砭”,予笑而不敢言。
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季春望日南海何梦瑶书于乐只堂
何梦瑶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