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气少气
清代:何梦瑶
二者古人不甚分别。如东垣谓二者皆气不足。戴复庵谓短气者,呼吸不来,语言无力,宜补虚。于进药外,选壮盛人,吸气嘘其口中以助之。此与《素问》谓怯然少气者,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此气夺也,乃少气不足以言,有以异乎?是以二者同属之虚也。亦有分短气为实者,如仲景论胸痹短气为实,(是痞满篇。)又论短气皆属于饮,(见痰饮篇。)是以短气为实也。盖水饮痰食诸实邪,足以阻碍正气,气本不少,因为邪阻上壅而呼吸喘急,(古人多以短气为喘可见。)不得如平气之舒和悠长,故谓之短耳。此但去其邪,邪去气自舒矣,须分别观之。
何梦瑶
何梦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名医。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先后任义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及辽阳州官。梦瑶幼时多病,故留心医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存活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年),梦瑶辞官返回广东,先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主持院务,暇余继续钻研医学。其所著《医碥》一书,不但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内科杂病的论述中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诚为可贵。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