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法
明代:李梴
大浮数滑动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阴阳交互最玄微,浮中沉法却明白。
阴阳脉皆五者,脉从五行生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者生,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是也。阳病见阴脉者死,邪自表达里,正气亏陷,如谵语脉沉是也。《活人书》谓杂病与伤寒脉不同,其实同也,况伤寒中亦有杂病,杂病中亦有伤寒。伤寒杂病脉之阴阳一而已矣。自《百证歌》举其概,丹溪发其微,然后知脉当从仲景与叔和《脉经》,不当泥高阳生之《脉诀》也。
浮脉察表之实虚,
伤寒先辨人迎,及传而变,次别诸经。
尺寸俱浮太阳表;浮而紧涩是伤寒,浮而数者热不小;
脉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脉迟者,不可汗。
浮而缓者是伤风,
宜解肌,不可汗。
浮大有力热易晓;浮而长大(太阳)合阳明,浮而弦大少阳了。
中切阳明少阳经,尺寸俱长阳明病;浮长有力兼太阳,
无汗,宜发汗。
长大有力为热甚;
当解肌。
长数有力热可平,长滑实大宜通利∶尺寸俱弦和少阳,
凡弦脉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弦迟弦小弦微虚,
内寒宜温。
弦大弦长滑热盛。
热甚宜解。
沉脉察里虚与实,尺寸沉细属太阴;沉微少阴微缓厥(阴),沉迟无力阴气深;
脉沉微、沉细、沉迟、沉伏无力,为无神,为阴盛而阳微,急宜生脉回阳。
沉疾有力为热实,养阴退阳邪不侵。
脉沉疾、沉滑、沉实有力,为有神,为热实,为阳盛阴微,急宜养阴以退阳也。大抵沉诊之法,最为紧关之要,以决阴阳冷热用药,生死在于毫发之间,不可不仔细察之。凡脉中有力为有神可治,无力为无神难治。抑论伤寒脉非一端,阴阳俱紧涩,伤寒也;若前伤寒,郁热未净,重感于寒,则变为温疟。阳浮阴弱,伤风也;若前伤风,蕴热未已,重感风,则变为风温。阳濡阴急,当夏先伤湿而后伤暑,乃湿温脉也。阳浮阴濡,当春先伤温气而后感风,乃风温脉也。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温毒脉也。当春夏感热而又遇湿热,两热相合,故温毒发斑。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湿温脉也。长夏先伤湿而后伤暑,阴阳俱盛,温疟脉也。先伤风寒,余热未净,重感于寒所致。若脉阴阳皆沉,而证似太阳者,乃冬时天暖,温气所犯。或同病异名,或同脉异经,病皆起于中宫湿土,与伤寒相似,不可不辨。
李梴
李梴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卒年已不可详考,大约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自幼好学,负奇才,轻名利,青年时期因病习医,博览历代医籍,精究各家医论,行医于江西、福建等地,疗效颇著,声望极高。晚年有感于医籍浩繁,散漫无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于是收集医书数十种,“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而编成是书,并于万历三年(1575年)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