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四卷
清代:吴谦
黄连解毒汤
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衄血,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 栀子各等分 黄柏 黄芩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出。若大便实者加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利大便,是使火毒从大,小二便而出也。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然大青龙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泻热深之在胃也。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成实者也。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
三黄汤
治三焦实热 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
黄芩 大黄各等分 黄连水煎服。
二黄汤
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 黄连 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后服。
【注】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加栀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若夫上焦实火,则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张洁古以凉膈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三黄石膏汤
治伤寒阳证,表里大热而不得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六脉洪数,面赤鼻干,舌燥大渴,烦躁不眠,谵语鼻衄,发黄,发疹,发斑。以上诸证,凡表实无汗,而未入里成实者,均宜主之。
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 麻黄以上各七钱 淡豆豉二合 栀子三十个 每服一两,加葱三根,水煎,热服。气实者倍服。
【注】仲景于表里大热,立两解之法:如大青龙汤治表里大热,表实无汗,故发汗,汗出而两得解也;白虎汤治表里大热,因表有汗,不主麻,桂,因里未实,不主硝黄,惟以膏,知,甘草,外解阳明之肌热,内清阳明之腑热,表里清而两得解也。若夫表实无汗,热郁营卫,里未成实,热盛三焦,表里大热之证。若以大青龙汤两解之,则功不及于三焦;若以白虎汤两解之,则效不及于营卫。故陶华制此汤
:以三黄泻三焦之火盛,佐栀子屈曲下行,使其在里诸热从下而出。
以麻黄开营卫之热郁。佐豉葱直走皮毛,使其在表之邪从外而散。石膏倍用重任之者,以石膏外合麻,豉,取法乎青龙,是知解诸表之热,不能外乎青龙也。内合三黄,取法乎白虎,是知解诸里之热,不能外乎白虎也。且麻,豉得石膏,三黄,大发表热,而不动里热;三黄得石膏,麻,豉,大清内热,而不碍外邪。是此方擅表里俱热之长,亦得仲景之心法者也。若表有微汗,麻黄减半,桂枝倍加,以防外疏;里有微溏,则减去石膏,倍加葛根,以避中虚也。
凉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诸风瘛瘲,胃热发斑发狂,及小儿惊急,痘疮黑陷。
连翘四两 大黄(酒浸) 黄芩(酒炒) 薄荷一两 甘草二两栀子(炒) 芒硝上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集注】汪昂曰:此上,中二焦,泻实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古方用凉膈散居多。本方加菖蒲,远志,名转舌膏,治心经蕴热。加青黛,蓝根,名活命金丹,治肝经风热。张洁古减去硝,黄,加桔梗为之舟楫,浮而上行,治上焦诸热,便不实者宜之,不可以此方过泻而轻訾之也。
竹叶黄耆汤
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耆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夏 石膏 各一钱,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耆而去芩,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耆,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耆佐人参,甘草以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佐石膏以清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
故脾者为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胎,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腑,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导赤散
治心热,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
生地 木通 甘草梢,右三味,水煎服。
【注】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热移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
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五淋散
治膀胱结热,水道不通,淋涩热痛,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脓,或小便血。
赤苓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栀仁一钱 当归 甘草各钱二分,右五味,加灯心,水煎服。
八正散
瞿麦 栀子 萹蓄 大黄 木通 滑石 车前子 甘草各一钱,加灯心一钱,煎服(朱震亨方:加木香一钱)。
【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之职也。受藏津液,气化能出,膀胱之职也。若水道不输,则内蓄喘胀,外泛肤肿,三焦之病也。若受藏不化,则诸淋涩痛,癃闭不通,膀胱之病也。经曰:阴无阳无以生,阳无阴无以化。故阴阳偏盛,皆不生化也。阳盛阴虚,而膀胱之气不化为病者,通关丸证也。阴盛阳虚,而膀胱之气不化为病者,肾气丸证也。此关乎气化阴阳之为病也。经曰:下虚则遗尿。又曰:膀胱不约为遗尿。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又曰:膀胱不利为癃。故虚而寒者,藏而不能约;实而热者,约而不能出也。膀胱气虚,无气以固,则藏而不约不禁,遗失之病生,补中固真汤证也。膀胱气热,壅结不行,则约而不出,淋涩癃闭之病生,八正五淋散证也。此不全关乎气化,而又关乎虚寒,实热之为病也。八正,五淋皆治淋涩癃闭之药,而不无轻重之别。轻者,有热未结,虽见淋涩尿赤,豆汁,砂石,膏血,癃闭之证,但其痛则轻,其病不急,宜用五淋散单清水道,故以栀,苓清热而输水,归,芍,益阴而化阳,复佐以甘草调其阴阳,而用稍者,意在前阴也。重者,热已结实,不但痛甚势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泻二阴,故于群走前阴药中,加大黄直攻后窍也。丹溪方加木香者,其意亦以气化者欤!
逍遥散
治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烦赤,口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热,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芍药(酒炒) 当归 白术(炒) 茯苓 甘草(炙) 柴胡各二钱 引用煨姜三片,薄荷少许,煎服。加味逍遥散,即此方加丹
皮,山栀(炒)各五分。
【集注】赵羽皇曰:五脏苦欲补泻: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或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
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方
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荣血以养肝也。薄荷解热,甘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为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遥。若内热,外热盛者,加丹皮解肌热,炒栀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龙胆泻肝汤
治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龙胆草(酒炒) 黄芩(炒) 栀子(酒炒)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酒洗) 柴胡 甘草 生地(酒炒)水煎服。
【注】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
左金丸
治肝脏火实,左胁作痛。
黄连(炒)六两 吴茱萸(汤泡)一两,,右为末,作丸。
【集注】胡天锡曰:此泻肝火之正剂。肝之治有数种;水衰而木无以生,地黄丸,乙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无以植,参苓甘草剂,缓肝培土是也;本经血虚有火,用逍遥散清火;血虚无水,用四物汤养阴。
至于补火之法,亦下同乎肾;而泻火之治,则上类乎心。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扞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泻青丸
治肝火风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
龙胆草 山栀 大黄(酒蒸)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等分,蜜丸,竹叶汤下。
【注】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二便而出,是治火之标也。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故用羌活,防风散肝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肝之质喜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悦肝之神也。盖肝木主春,乃阳升发动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不可伤也。
当归龙荟丸
治肝经实火,头运目眩,耳聋耳鸣,惊悸搐溺,躁扰狂越,大便秘结,小便涩滞,或胸胁作痛,阴囊肿胀,凡属肝经实火,皆宜服之。
当归一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龙胆草一两 栀子仁一两 大黄五钱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黄柏一两 麝香(另研)五钱,,右为末,炒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集注】汪昂曰:肝木为生火之本,肝火盛则诸经之火相因而起,为病不止一端矣。故以当归芦荟,龙胆草,青黛直入本经气血两途,先平其甚者,而诸经之火,无不渐平矣。佐以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柏泻肾火,大黄泻肠胃火,栀子泻三焦火,备举大苦大寒而直折之,使上,中,下三焦之火,悉从大,小二便利出。稍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调气开窍灵通周至也。然非实火不可轻投。
越婢加半夏汤
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五枚,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沫,纳药,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
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右九味,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纳诸药,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集注】喻昌曰:前一方,麻黄汤中以桂,杏易石膏,以脉大有热而加姜,枣,则发散之力微而且缓也。后一方,小青龙汤中加入石膏,以证兼烦躁,虽宜汗散寒饮,犹防助热伤津也。越婢方中有石膏,半夏二物,协力建功。石膏清热,借辛热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凉亦能清热。前麦冬汤方中下气止逆,全藉半夏入生津药中。此二方
又藉半夏入清温剂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化裁后学矣。
清燥救肺汤
治诸气膹郁,诸痿喘呕。
桑叶(经霜者)三钱 石膏(炒)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胡麻仁(炒,研)一钱 真阿胶八分 人参七分 麦冬一钱二分 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去毛,蜜炙)一片,,右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痰多加贝母,栝蒌。血枯加生地。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集注】喻昌曰:按诸气膹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上矣,所以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泄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肯綮。今拟此方名清燥救肺,大约以胃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冬,知母能清金滋水,以苦寒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诚仿此增减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庶克有济。柯琴曰: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气郁,不获奏效者,以火就燥也。惟缪仲醇知之,故用甘凉滋润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喻昌宗其旨,集诸润剂,而制清燥救肺汤,用意深,取药当,无遗蕴矣。
【按】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肺主诸气故也。然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用人参,甘草甘温而补气,气壮火自消,是用少火生气之法也。若夫火燥膹郁于肺,非佐甘寒多液之品,不足以滋肺燥,而肺气反为壮火所食,益助其燥矣。故佐以石膏,麦冬,桑叶,阿胶,胡麻仁辈,使清肃令行,而壮火亦从气化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降之。故又佐以杏仁,枇杷叶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制节有权;气行则不郁,诸痿,喘,呕自除矣。要知诸膹郁,则肺气必大虚,若泥于肺热伤肺之说而不用人参,郁必不开,而火愈炽,皮聚毛落,喘咳不休而死矣。此名之救肺,凉而能补之谓也。若谓实火可泻,而久服芩,连,苦从火化,亡可立待耳。
麦门冬汤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主之。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集注】喻昌曰: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
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弗知补正气以生津液,不惟无益而反害之矣。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谓肺藉其清凉,知清凉为肺之母也。又有贝母之名,谓肺藉其豁痰,豁痰为肺之母也。然屡施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证,而屡不应者,名不称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顾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
人参清肺汤
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坐卧不安。并治久年劳嗽,吐血腥臭。
人参 阿胶 骨皮 知母 乌梅 粟壳 炙草 杏仁 桑皮各等分加枣子,煎服。
人参定喘汤
人参 麻黄 阿胶 五味 粟谷 甘草 半夏曲各一钱 桑皮二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人参泻肺汤
治肺经积热上喘,胸膈胀满痰多,大便涩。
人参 黄芩 栀子 栱壳 薄荷 甘草 连翘 杏仁 桑皮 大黄 桔梗水煎服。
【集注】王又原曰: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肺为娇脏,其不堪破耗也明矣。自肺热伤肺之说行,曰保肺补肺,众共哗之;曰清肺泻肺,乐与和之。岂知古人清肺,泻肺等汤,而必皆以人参立名,夫亦可晓然于肺气之不可耗,而人参之在所必用也。肺体清而法天,下济而司降令,一切浑浊不得上干者,皆胸中之气健运行而不息也。若肺气稍弛,则降下失令,浑浊之气遂逆上行,此为咳嗽为喘急,肺叶胀举,胸膈紧痛,移热大肠,大便艰涩,种种显有余之象,实种种为不足之征。故不问内伤外感,为热为寒,要以人参保定肺气为主。或佐骨皮,知母,阿胶滋之,鸟梅,五味,罂粟壳敛之,半夏??,生姜降之,杏仁,桑皮,枳壳,桔梗利之,栀子,黄芩,连翘凉之,麻黄,薄荷发之,大黄下之,总恃人参之大力,握枢而运,已入之邪易出,而将来之邪无从入也。肺邪得诸药以俱出,而肺气不随诸药以俱出也。然则人参亦何尝伤肺,乃畏而不敢用耶?又谓风寒咳嗽,忌用五味子;嗽用粟壳,止嗽如神,切肺如刀。然此无本之言,不知始自何出,皆因不读本草,不知药之性味功能,以讹传讹也。近世之医,亦不能辨,惟识者察之。
泻白散
治肺气郁热,咳嗽而喘,面肿身热。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水煎服。
【集注】季楚重曰:经云:肺苦气上逆。上逆则上焦郁热,气郁生涎,火郁生热,因而制节不行,壅甚为喘满肿嗽。白者肺之色,泻白泻肺气之有余也。君以桑白皮,质液而味辛,液以润燥,辛以泻肺。臣以地骨皮,质轻而性寒,轻以去实,寒以胜热。甘草生用泻火,佐桑皮,地骨皮泻诸肺实,使今清气肃而喘嗽可平,较之黄芩,知母苦寒伤胃则远矣。夫火热伤气,救肺之治有三:实热伤肺,用白虎汤以治其标;虚火刑金,用生脉散以制其本;若夫正气不伤,郁火又甚,则泻白散之清肺调中,标本兼治,又补二方之不及也。
阿胶散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哽气者。
真阿胶一两 牛蒡子(炒)二钱半 马兜铃(炒)五钱 杏仁七钱 甘草五钱(炙)糯米一合每服两许,水煎服。
【集注】程应旄曰: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疮,六叶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消窍瘀也。用杏仁,大力子,宣窍道也。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则肺自轻清无碍矣。
二陈汤
治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
半夏(制)三钱 茯苓三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一钱,右四味,加姜三片,水煎服。
【集注】李中梓曰:肥人多湿,湿挟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之力。成无己曰: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经曰:辛以润之是也。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贝母。吴琨曰:渴而喜饮,小便利者易之。不能饮水,小便不利,虽渴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所谓湿极而兼胜己之化,非真象也。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其性较急也。先哲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然只能治实痰之标,不能治虚痰之本。虚痰之本在脾胃,治者详之。
温胆汤
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竹茄 枳实 半夏 甘草 陈皮 茯苓 生姜,右七味,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腑,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熇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腑,以郁炙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小半夏汤
呕家本渴,渴为郄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煎服如前。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痰饮宿水,自吐出水,复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进之。
【集注】赵良曰:呕为痰饮动中,涌而出之。呕尽水当渴,渴则可征支饮之全去。今反不渴,是其饮尚留,去之未尽也。用半夏之辛温,生姜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饮,则所留之邪自尽矣。半夏,生姜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然悸必心受水凌,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肾邪安心神也。后方加人参,枳实,橘皮,此由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虚与气结,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破诸气为臣;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其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
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