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血室
清代:吴谦
加味小柴胡汤
1。热入血室经适断,邪热乘虚血室潜,寒热有时如疟状,小柴胡加归地丹。
【注】『金匮』云: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
主之。此言邪热未尽,值经来,乘虚入于血室之间而潜藏之,故令血结,而寒热有时如疟状也。血室肝主之,肝与胆为表里,胆因肝受邪而病寒热,故用小柴胡汤主之也。加当归,生地,丹皮者,所以清血分之热也。
小柴胡汤方见首卷柴胡四物汤注中2。热入血室经适来,昼日明了夜谵妄,无犯胃气上二焦,热随血去自无恙。
【注】『金匮』: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也。此言热虽入于血室,然经行不断,则热不留结,勿谓谵妄,遂以硝黄犯其胃气刺伤荣血;小柴和解犯上二焦,但俟其热随血去,病必自愈。
『伤寒论』曰:血自下,下者愈。此之谓也。
刺期门法 清热行血汤
3。热入血室成结胸,下血谵语头汗出,二者皆当刺期门,随其实取泄而去,清热行血桃红丹,灵脂地草穿山赤。
【注】『金匮』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又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此二条,一言适来即断,血结在里为实证;一言阳明病亦有热入血室,但下血头汗出为不同,故为热入血室,亦由肝实,故均谓当刺期门也。不能刺者,以清热行血汤治之,其方即桃仁,红花,丹皮,五灵脂,生地,甘草,穿山甲,赤芍也。合四证观之,大抵有寒热如疟之证,方可用小柴胡。否则或不药自愈,或刺期门而清热行血,以随其实而泻之,此仲景心法也,不得概以小柴甘胡治之也。
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