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清代:吴谦
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钓藤,若无寒热表裹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注]
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日脾寒,一日心热,皆受自胎中,观其形色便知病情矣,如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藤饮主之,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若无以上形证,但多啼者,用蝉花散最当。
(□藤饮)
川芎白当归茯神白芍炒茯苓甘香木香煨□藤□引用红枣水煎服。
(方歌)
夜啼之证因脾寒,须服钓藤饮可痊,芎归神芍苓甘草,木香□藤红枣煎。
(导赤散)方见小便不通。
(蝉花散)蝉蜕不拘多少用下半截以上研细末,每服少许,薄荷煎汤调下。
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