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风口噤
明代:王肯堂
〔薛〕小儿偏风者,属少阳厥阴肝胆二经证也,噤者筋急,由风木太甚而乘于脾,以胜水湿则筋太燥,然燥金主于收敛劲切故也。又曰∶风之为病,善行而数变,或左或右,其因一也,治须审而药之。若足阳明胃经气虚,风邪所乘,其筋脉偏急者属外因。若足厥阴肝经风热乘脾,筋脉偏急者属内因。若脾肺虚弱,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成服金石之剂,耗损肝血,或吐泻后内亡津液,不能养肝,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诸证,皆属肝血不足、肝火生风,宣滋肾水,养肝血,壮脾土。治法,脾胃虚而动风者,异功散加柴胡、钓藤钩。脾肺虚而外邪所乘者,用钓藤饮。肝火血燥者,用六味地黄丸。津液不足者,用白术散。若兼目紧上视,寒热往来,小便淋漓,面色青洁,两胁胀痛之类,皆肝经之本病也。或唇口歪斜,腹痛少食,目胞浮肿,面色青黄,肢体倦怠之类,皆肝木乘脾之证也。当审五脏相胜而主之,设执其见证,概投风药,反成坏证者有矣。一小儿口眼 斜,面色或青或赤。此肝心风火乘脾也。朝用柴胡清肝散,夕用异功散加钓藤钩而愈。其时,有患前证服祛风导痰之药者,皆不能起。一小儿痢后患前证发搐,面色痿黄,肢体倦怠。此元气虚,克伐多矣。余用补中益气汤加钓藤钩子,服而渐愈。后因乳母七情饮食失宜,或儿乳食过多,前证仍作,服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而愈。
〔钱〕全蝎散 治小儿惊风中风,口眼 斜,言语不正,手足偏废不举。
全蝎(去毒,炒) 僵蚕(直者,炒) 川芎 黄芩(去心) 甘草 桂枝 赤芍药麻黄(去节,各一两) 天麻(六钱) 大南星(汤泡七次,去皮脐,切,焙干,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七片,煎七分。温服,无时,量大小与之,一日三四服。忌羊肉。
胃风汤 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 白茯苓 芎 肉桂 当归 白芍药 白术(各等分)
上为散。每服二钱,入粟米数粒同煎。食前服。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