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
明代:王肯堂
凡物得其平则静,失其平则动。经曰∶阳气者静则养神,柔则养筋。又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夫患痘者,阴阳俱病,息欲其匀,语欲其少,寐欲其定,寤欲其宁,饥则索食,渴则少饮,触其疮则吟,拂其欲则鸣,此平人之候,神清气定,谓之静而吉也。如呻者,身有苦也。自语者,神不清也。喘粗者,内热也。肠鸣者,泄也。坐卧不定者,心烦也。啼叫不止者,痛也。摇头者,风也。指欲搔者,痒也。咽物难者,咽痛也。切牙者,心肝热也。若闷乱躁扰,谵妄昏眩,如见鬼状,摇头扭项,手舞足掷,目睛上翻,寒战切牙,语音不出,则皆死候矣。如病向静,忽作扰动者异也,以法求之,如疮色变,无他候者,此戾气所触也。如疮色不变,又无他证,此必有因,但俟自定。其有目瞑息微,四肢僵直,口噤疮坏,昏睡不醒者,此真气将脱,魂魄欲离之兆。又不可作静诊也。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