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
明代:王肯堂
痘欲其疏,疏则毒少,不欲其密,密则毒甚,此古今确论也。疏密之分,各有喜忌,如头面欲疏,元首不可犯也,颈项欲疏,管龠不可塞也,胸背欲疏,脏腑俞募之所附也,若夫手足,不忌其密矣。谓之疏者,非但稀少也,铺排磊落,大小匀净,亦可以言疏,谓之密者,非必盛多也,攒聚粘连,片复一片,虽只数处,亦可以言密。疏而凶者亦有数等,如初出时才见红点三两处,其热便退,可以语其疏也,苟大热不解,唇口燥裂,大小便秘,烦躁不宁,或身无热,但增烦渴者,此由毒甚郁遏于中,不能遽出,日复渐出,渐加稠密,一也。又如初出一两点,顶尖焦黑,或三四粒作一堆者,仅见数处,他无所出,喜睡不食,烦渴,大小便涩,此由毒伏于中,加谵妄者,不待起发而死,若能起发,后必发痈毒也,二也。亦有出现实疏,遂生玩忽之心,禁忌不守,风寒不避,饮食所伤,汤丸之试,变生不测,三也。设有密而吉者,治之早,卫之严,里无病,而疮悉成也。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