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近代:彭子益
薯蓣丸 即山药 麦冬 当归 阿胶 地黄 炙甘草 党参 白朮 茯苓 白敛 豆黄卷 各二两 防风 杏仁 神曲 桔梗 干姜 各五钱 大枣 熬膏三两 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服。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脉象弦涩小数者。
此概括治虚劳病之法也。
此方所治之风,并非外来之风,乃本身木气失和之气。但看得见的,只有口眼歪斜,手足抽搐,筋肉润动,觉得是风。其余的风,都看不见了。风气百疾的虚劳,金气失收,风气肆动。风气一动,克土,耗水,煽火,侮金。经络因而滞塞。运动因而不圆之病也。
此方重用山药,补金气而助收敛,加桔梗杏仁以降肺金之滞,加麦冬以滋肺家津液,则金气收也,用当归地黄阿胶养血润木,芍药清降甲木,川芎桂枝温升乙木。甲降乙升,运动复圆,则风息也。金逆木动,全由中土旋转之衰。故用参,枣,炙草以补中气。中土气虚必生湿,故用白术茯苓以补土去湿。金逆木动,经络不运,必生积滞,故用干姜,神曲以行中土之滞,柴胡防风白敛豆黄卷以疏木气之滞也。
此方与肾气丸证是对应的治法。肾气丸养金养木以保肾经,而重在养木。此方补金养木以维全体而重在补金。寒热并施,虚实兼顾,补泻同行,理全法备之方也。此方与建中汤亦是对应的治法。小建中重在降甲木,甲木降相火乃降。此方重在降辛金,辛金降风木乃平。脉象涩弦小数。肺金不收,津被风耗,则脉涩。风木疏泄则脉弦。中气虚,血液少,则脉小数也。
人身十二经络,六升六降。而升的主力在肝木,降的主力在肺金。升降的枢轴在二土。大气的圆运动,虽有升浮降沉之四部作用。其实整个的圆运动,只有升降而已。升极则降,无浮之存在也。降极则升,无沉之存在也。妨碍升降,由于滞塞,故方中疏通滞塞之法并重。
彭子益
彭子益(1871-1949年),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成年後,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