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总括
清代:吴谦
三痹之因风寒湿,五痹筋骨脉肌皮,风胜行痹寒痹痛,湿胜着痹重难支。皮麻肌木脉色变,筋挛骨重遇邪时,复感于邪入脏腑,周同脉痹不相移。
〖注〗三痹之因,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也。其风邪胜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寒邪胜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痹。湿邪胜者,其痛重着,故曰着痹。此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痹也。又有曰五痹者,谓皮、脉。肌、筋。骨之痹也。以秋时遇此邪为皮痹,则皮虽麻尚微觉痛痒也。以夏时遇此邪为脉痹,则脉中血不流行、而色变也。以长夏时遇此邪为肌痹,则肌顽木不知痛痒也。以春时遇此邪为筋痹,则筋挛节痛屈而不伸也,以冬时遇此邪为骨痹,则骨重酸疼不能举也,曰入脏腑者,谓内舍五脏之痹也。以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成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成心痹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成脾痹也,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成肝痹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成肾痹也,此皆以病遇邪之时,及受病之处而得名,曰五痹也。所谓邪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周痹亦在血脉之中,随脉上下为病,故同脉痹,但患有定处,不似脉痹左右相移也。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
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猜您喜欢
推荐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