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痛
清代:张乃修
□
左 胸痛脉弦,当舒气郁,用葛仙翁颠倒木金散法加减主治。
木香(五分) 旋复花(一钱五分) 炒栝蒌霜(三钱) 陈香橼皮(一钱五分) 橘皮(二钱) 炒枳谷(一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猩绛(四分) 生香附(二钱) 薤白头(三钱) 青葱管(三茎)
□
钱(左) 腹痛渐定,目黄略退。胸痛甚而气滞于络隧,以致气血不行。药既应手,再当扩充。
旋复花 当归尾 单桃仁 广郁金 青葱管 五加皮 金铃子 生薏仁 制香附 真猩绛 醋炒青皮
□
钟(左) 右胁作痛。脉象沉弦。饮悬胁下,脾肺之络在右也。
广郁金 赤白苓 广皮 旋复花 生香附 制半夏 炒苏子 枳壳 真猩绛 青葱管
【二诊】 胁下之痛,仍然未定。左脉弦大,右关带滑。气湿郁阻不宣。再为宣通。
制半夏 制香附 杭白芍 川萆 川芎 橘皮络 旋复花 真猩绛 广玉金 葱管 醋炒柴胡
□
阙(左) 烟体痰浊素盛,痰湿下注,发为泻痢,痢止而痰湿不行,升降开合之机,皆为之阻,以致右胁作痛,痛势甚剧,按之坚硬有形,中脘板滞,不时呃忒,气坠欲便,而登圊又不果行。苔白罩霉,脉形濡细。此痰湿气三者互聚,脾肺之道路,阻隔不通,以致流行之气,欲升不能,欲降不得,所以痛甚不止矣。气浊既阻,中阳安能旋运,挟浊上逆,此呃之所由来也。在法当控逐痰涎,使之宣畅。然脉见濡细,正气已虚,病实正虚,深恐呃甚发厥,而致汗脱。拟疏通痰气,旋运中阳,以希万一。即请明哲商进。
生香附(二钱研) 真猩绛(七分) 公丁香(三分) 橘红(一钱) 橘络(一钱五分) 磨刀豆子(四分冲)姜汁拌炒竹茹(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旋复花(三钱包) 磨郁金(七分冲) 青葱管(三茎)
改方 服一剂后痛势大减,去郁金。加苏子三钱,炒白芥子一钱,乳没药各二分,黑白丑各三分,六味研极细末,米饮为丸如绿豆大烘干,开水先服。其内香附旋复花用一钱五分。
(原注) 服后右胁不痛,但便泄不止,改用连理汤出入。师云此乃不治之症。(正蒙附志)
张乃修
张乃修(1844-1905),清末医家,字聿青,又字莲葆。祖籍江苏常熟,又迁居无锡。父张甫崖,兄仲甫,均业医。少自少年时从父习医,同治二年(1863年)曾随父为太平军治病。同治五年(1866年),于大市桥“信性堂”应诊行医。尝旅居沪上十余年救奇难大症无数,医名大振,从游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