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瘅
清代:张乃修
□
华(左) 遍体面目俱黄,中脘痞满。湿热蕴遏。恐其由标及本。
西茵陈 制川朴 赤白苓 泽泻 青蒿 山栀 广橘皮 制半夏 木猪苓 上湘军(二钱好酒浸透后下)
【二诊】 脘痞稍减,黄瘅略退。药既应手,守前法再望转机。
茵陈(二钱) 冬术(炒炭二钱) 泽泻(二钱) 砂仁(七分) 黑山栀(二钱) 上湘军(二钱)橘皮(一钱) 猪苓(一钱五分) 川朴(一钱) 官桂(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焦麦芽(三钱)
【三诊】 面目色黄稍退,而热退不清。还是湿热壅遏熏蒸之所致也。再淡以渗之,苦以泄之。
官桂(五分后入) 豆豉(三钱) 黑山栀(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茵陈(三钱) 冬术炭(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杏仁(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四诊】 黄瘅已退。然形色瘦夺,脾土无不虚之理。当为兼顾。
野于术(二钱炒) 广皮(一钱) 猪苓(二钱) 云苓(四钱) 茵陈(二钱) 泽泻(二钱)焦麦仁(四钱) 官桂(五分后入)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竹茹(一钱)
【五诊】 黄瘅大势虽退,而湿热未能尽澈,小溲未清,足跗带肿。还是湿热坠下,再培土而分利湿邪。
于术(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川通草(一钱) 茯苓(三钱) 炒冬瓜皮(一两) 泽泻(一钱五分)木猪苓(二钱) 焦苍术(一钱) 生熟米仁(各三钱) 茵陈(一钱五分)
【六诊】 诸病向安,惟气色尚滞。宜鼓舞脾土,土旺自能胜湿也。
人参须(五分) 茵陈(二钱) 云茯苓(四钱) 猪苓(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野于术(二钱)炮姜(三分) 焦苍术(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七诊】 补气运脾渗湿,证情又见起色。再为扩充。
人参须(五分) 苍术(一钱) 于术(二钱) 茵陈(二钱) 猪苓(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炒冬瓜皮(五钱) 炮姜炭(四分) 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薏仁(各三钱) 谷芽(三钱)
□
蒋(左) 四肢面目俱黄。脉形糊滑。此湿热蕴遏,为五瘅中之谷瘅。
官桂 赤白苓 黑山栀 泽泻 绵茵陈 瞿麦 上湘军 白术炭 猪苓
【二诊】 黄瘅大退,前法以清其渊薮。
官桂 黑山栀 焦麦芽 范志曲 陈皮 川朴 猪茯苓 泽泻 茵陈
□
左 湿热蕴遏为黄瘅。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青蒿(三钱) 茵陈(三钱) 川朴(一钱) 上湘军(三钱) 赤白苓(各二钱) 黑山栀(三钱) 广皮(一钱) 猪苓(二钱) 焦麦芽(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二诊】 黄瘅大退。再淡以渗湿,苦以泄热。
黑山栀 赤白苓 猪苓 川朴 大腹皮 泽泻 枳壳 制半夏 麦芽 广皮 上湘军 茵陈
【三诊】 营卫不通,忽生寒热,欲和阴阳,当调营卫,欲调营卫,当祛其所以阻我营卫者。
制半夏 范志曲 赤猪苓 郁金 焦麦芽 上广皮 绵茵陈 建泽泻 官桂(五分)
【四诊】 黄瘅大退,湿热未清。
川朴 郁金 赤猪苓 半夏曲 橘红 泽泻 茵陈 官桂 整砂仁 大腹皮 焦麦芽
□
赵(右) 痧疹之后,风恋未澈,挟湿内郁,脾运失司,以致面目肢体俱黄,黄瘅之证不能欲速图功。
茵陈 黑山栀 泽泻 神曲 大腹皮 青蒿官桂 赤白苓 川朴 广皮 焦麦芽
□
金(左) 腹满气滞,小溲浑黄。湿郁三焦。拟调气理湿。
制川朴(一钱) 陈皮(一钱) 杏仁(三钱) 范志曲(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茵陈(二钱) 通草(一钱) 焦麦芽(三钱) 鲜佛手(一钱)
□
章(右) 谷多气少,面色浮黄,肢倦体乏。脉涩,舌淡。产后劳伤,血虚营滞不和也。
炒白术 制半夏 秦艽 泽泻 晚蚕砂 猪苓 云茯苓 焦麦芽 白蒺藜 禹余粮丸(二钱)
□
许(左) 脘腹痛胀已定,而面目身体俱黄。气滞营郁,恐变胀满。
广皮 桃仁 延胡索 广郁金 制半夏 生薏仁 归尾 猩绛 焦枳实 旋复花 青葱管
□
右 久病经滞,气血不行,面目俱黄。与寻常湿热有间也。
归尾 桃仁 泽泻 猩绛 赤猪苓 旋复花 青葱管吴 黄瘅大势虽退,气仍未开,缠绵两月,兹则便泄不爽。良以湿困已久,脾阳损伤。拟培土温脾分化。
于术 生熟薏仁 干姜 陈皮 范志曲 茯苓 绵茵陈 砂仁 泽泻
【二诊】 气分稍开,时仍便泄。的是湿热困乏,脾阳因而损伤。药向效边求。
西茵陈(二钱) 茯苓(三钱) 上广皮(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熟薏仁(各二钱) 炒干姜(四分)猪苓(二钱) 煨木香(三分) 理中丸(一钱五分开水先服)
□
左 劳倦内伤,面色无华,胸中吊痛,肢困力乏,胃钝纳减。当以胃为主治。
白术 赤白苓 郁金 木香 生熟谷芽 广皮 生薏仁 藿香 蔻仁 白檀香 三丰伐木丸
□
杭(左) 面黄力乏,便泄溲黄。湿热在下,正与经旨谷多气少之文符合。
台术 猪云苓 泽泻 生薏仁 焦麦芽 茵陈 范志曲 广皮 酒炒桑枝 砂仁
张乃修
张乃修(1844-1905),清末医家,字聿青,又字莲葆。祖籍江苏常熟,又迁居无锡。父张甫崖,兄仲甫,均业医。少自少年时从父习医,同治二年(1863年)曾随父为太平军治病。同治五年(1866年),于大市桥“信性堂”应诊行医。尝旅居沪上十余年救奇难大症无数,医名大振,从游者甚众。